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發布9527項標準,其中,國際標準380項、國家標準5415項、行業標準2957項、地方標準289項、團體標準486項。
近日,中關村管委會組織發布了《中關村標準化白皮書(2019)》。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關村示范區技術標準創制數量大幅增加,支撐新興產業發展作用日益凸顯,標準化已逐步成為中關村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力抓手。
具體來看,在國際標準創制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內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的國際標準(含國外先進標準)累計達到380項,較2017年年底增長15%。海淀園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國際標準數量達到332項,占中關村示范區國際標準總量的87.4%。前沿信息產業領域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國際標準數量達到262項,占示范區國際標準總量的68.95%。
在國家標準創制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內企業和產業聯盟共發布5415項國家標準。海淀園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國家標準數量最多達到2601項,占示范區國家標準總量的48.03%;朝陽園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國家標準數量為1351項,占示范區國家標準總量的24.95%。值得一體的是,在六大新興產業中,智能制造與新材料產業領域創制國家標準數量達到1070項。
在行業標準創制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內企業和產業聯盟共發布2957項行業標準。海淀園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行業標準數量達到1453項,占示范區行業標準總量的49.14%;朝陽園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行業標準數量為648項,占示范區行業標準總量的21.01%。在六大新興產業中,智能制造與新材料產業領域創制行業標準數量達到671項。
在地方標準創制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內企業和產業聯盟創制的地方標準達到289項。海淀園企業和產業聯盟共創制地方標準136項,占示范區地方標準總量的47.06%。在六大新興產業中,前沿信息產業領域創制地方標準數量最多達到94項。
在團體標準創制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中關村示范區產業聯盟共發布486項團體標準。在六大新興產業中,前沿信息產業領域創制團體標準共計215項。截至2018年底,中關村標準化協會共發布“中關村標準”29項,其中2018年發布“中關村標準”12項。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