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春,伴隨著一場由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爆發,拉開了序幕。因為疫情,春節不得不“自我隔離”,不串門,不聚會,這個中國傳統節日、一個本該熱鬧團圓的年,就在每天不斷刷新的數據中安靜的渡過。相較于17年前的非典,我們該慶幸祖國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2003年,AI技術還是一個科技夢,甚至很多人沒聽過這個詞。17年過去,AI技術早已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并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
工信部倡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組織科研和生產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撐疫情防控的相關產品公關和應用作為優先工作。科研工作者不辭辛苦,在疫情攻堅戰中開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AI“cosplay show”,無論是醫療領域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能見到AI的應用。下面介紹六個經典“cosplay”。
1. AI測溫儀:正值春運,疫情爆發,人口大量流動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在汽車站、高鐵站、機場等人流密集的交通樞紐,“額溫槍”“耳溫槍”等傳統手持式測溫儀不僅效率低,感染風險大,準確率也受到一定限制,難以滿足篩查需求。而AI測溫儀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百度在北京清河火車站部署的AI測溫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結合紅外熱成像技術,不僅對人流聚集處人額溫進行快速檢測、篩選及預警,還解決了佩戴口罩、帽子等造成的面部識別特征少的問題,極大提升了人流密集場所篩查效率和準確率。
2. AI診斷技術:新冠疫情初期,由于確診案例樣本量少,缺乏臨床診斷數據,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診斷的主要參考標準。隨著臨床診斷數據的積累,新冠肺炎影像學大數據特征逐漸明確,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診療方案第五版,臨床診斷無需依賴核酸檢測結果,CT影響臨床診斷結果可作為新冠肺炎病例判斷的標準。阿里達摩院聯合阿里云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該技術可在20秒內對新冠疑似案例的CT影像做出診斷,分析結果準確率高達96%,大幅提升診斷效率,為一線醫護人員減輕了負擔。華為云與華中科技大學等合作推出的AI輔助醫學影像量化分析系統基于華為自研昇騰系列AI芯片,實現病例全自動精準量化結果秒級輸出,大大降低醫生工作負荷。
3. AI藥物研發:為抗擊疫情,百度研究院宣布將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算法LinearFold以及世上現有最快的RNA結構預測網站。阿里巴巴也與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合作開發藥物研發大數據平臺,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華為云EI醫療智能體團隊更是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李巖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冰教授、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韓大力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柯尊輝醫生組成聯合攻關團隊,借助AI算力支撐,對新冠病毒的多個靶標蛋白進行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工作,并篩選出五種可能對新冠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4. AI機器人:將AI機器人應用到醫療服務中,代替原本由人工完成的配送、巡查、消毒等工作,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風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中國科大相關技術團隊研制的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使用者無需接觸屏幕,點擊空中虛擬成像,完成多功能自助服務。甚至AI機器人還能用于問診過程,將攝像頭、麥克風、聽診器等問診所需設備配置給機器人,醫生可遠程操作問診。
5. AI教育系統:前段時間,釘釘“在線求饒”的視頻火遍各大社交平臺,“在線求饒”的根本原因是釘釘為全國大中小學提供免費使用“在線課堂”的服務。受疫情影響,各地學校均延遲開學。日前,教育部印發相關指導意見,實行“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AI教育系統通過互聯網工具和智能技術,實現遠程教學。釘釘的“在線課堂”便是一個AI教學系統,不僅有課堂直播,還能班級打卡、學生健康上報、家校通知、學生健康上報等功能,實現老師、學生、家長的實時溝通。線上直播教學系統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活動正常開展。
6. 遠程辦公平臺:因為疫情,復工時間一延再延。為減小疫情對各企業的影響,眾多企業紛紛開始遠程辦公、云服務。遠程辦公平臺也是“百花齊放”,例如華為云的WeLink,騰訊的企業微信,百度Hi,北信源的信源豆豆等。以信源豆豆為例,據了解, 其支持最大2000人以上工作群組;能夠移動定位打卡;提供隨時隨地的高清音視頻會議,同時可容納500加入會議;安全云盤功能實時同步團隊工作文件和私有云端;即時推送企業號、企業頭條等最新消息;支持日報、周報,在線提交工作報告,團隊即時共享工作進展;體驗版還推出了在線直播模塊,提供直播、回放、在線培訓等功能。用戶還能根據自己需求添加郵件系統、任務審批、日程管理等標準辦公應用,實現安全高效的移動化辦公。
除了以上列舉的應用,還有很多場景都有AI的身影,例如廣西廣播電視臺的AI主播小晴,語音掌控升降的AI賦能電梯,還有將AI應用到政務呼叫中心服務系統,完善優化服務模式的創新嘗試。
不負眾人努力,每天更新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逐漸減少。雖然疫情仍在,但有先進的技術,有無私的醫護人員,有跟疫情斗爭的決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這場攻堅戰必勝!多難興邦,寒冬過后,祖國定將迎來一個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