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好轉、社會生產秩序有序恢復,這次突發的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在給社會大眾帶來沖擊和教育之余,各種芯片技術也在戰“疫”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疫情期間和結束后,除了5G、短距離等通信芯片和用于分子設計新藥篩選的高性能芯片等傳統產品持續發揮作用外,下面這些平時冷門、小眾的(泛)芯片產品將同樣熠熠生輝。
首先,在疫情防控中和今后人群密集場所,熱成像技術、芯片和系統將成為普及性產品。除手持式測溫儀外,紅外成像監控(儀)系統將獨立或者與可見光人臉識別系統融合,成為機場、車站、學校、商場、樓宇等大客流安全檢查的標配。之前,卡特彼勒Cat S60熱成像手機、Seek Thermal熱成像鏡頭、車載高分辨率熱成像攝像頭等終端在工業和消費領域早已得以應用。其中核心的芯片器件就是非制冷紅外傳感器芯片,關鍵技術是在氧化釩或多晶硅材料上加工制作出陣列排布的傳感器單元。新一代產品將兩種技術集成,可實現像素面積10.4平方毫米、陣列格式80×64、像素尺寸45μm。據目前情況,全國近期對全自動紅外測溫儀的需求量約在6萬臺左右。高德紅外已經下單的有2萬多臺,即將交付完成。全球非制冷紅外傳感器市場2017年已達到百萬片/年的規模,國際芯片主要供應商FLIR、ULIS以及SEEK Thermal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66%、13%和12%。國內的非制冷紅外傳感器芯片供應商主要有高德紅外、睿創微納、大立科技等。
其次,面向消毒、殺菌、凈化等“大健康”領域的紫外、深紫外波段LED芯片應用空間開始釋放。通過人工紫外線照射,直接破壞細菌或病毒的DNA或RNA分子結構從而達到殺菌目的,已經有一百年歷史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人員發現,應用強度大于90微瓦/平方厘米的紫外線照射冠狀病毒,30分鐘就可將其殺滅。采用合適的紫外線波長,通過紫外線消毒車、消毒柜(盒)等產品形態,在醫院、商場等公眾場所和家庭的空氣、水、食品、器械等方面消毒殺菌,預計將得到更多應用。深紫外波段LED芯片外延生產用的高溫/高摻鋁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設備工藝溫度達到1350攝氏度,AlGaN中Al組份比例可達80%。目前在國內市場只有德國愛思強Aixtron和上海中晟TOPEC可以提供。
此外,生物芯片技術和產品在臨床病毒快速診斷等方面進一步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次疫情讓生物芯片診斷新型病毒從練兵場直接走向陣地,其中上海生物芯片旗下的芯超生物于今年1月29日首先開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及IgM/IgG總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并與浙江等地臨床醫療機構合作開展臨床試驗數百例。博奧生物獲得國家藥監局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的“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恒溫擴增芯片法)”能在1.5小時內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未來,生物芯片還會更多地被臨床用于多種呼吸道病毒和其他病毒檢測,如檢測艾滋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相近領域中,還有人體器官芯片。它指的是一種在載玻片大小的芯片上構建的器官生理微系統,包含有活體細胞、組織界面、生物流體和機械力等器官微環境關鍵要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前期實現了一種在微流控芯片上制作神經和肌肉組織3D模型的方法。借助這種“芯片器官”,他們觀察到了健康神經元與“漸凍”神經元的顯著差異,并試驗了兩款臨床測試階段的新藥。
除了上文所述領域外,還有許多芯片產品可能也將脫穎而出。諸如非接觸式人體生命體征檢測的太赫茲芯片,輔助醫療、人員培訓、場景體驗的AR芯片,人員、物資自動識別管理的射頻識別芯片,高端儀器用高精度數模轉換芯片,醫療成像、分析用的GPU和AI芯片等等。這些(泛)芯片產品項目順利實施,既需要做好技術開發、市場拓展,同時還需要做好技術轉移、專利保護等知識產權工作。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