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緊急物資迫切需要高效調配、醫療生產企業原材料供需資源亟待快速對接、物流信息急需打通……每次回想起春節期間疫情阻擊戰初期遇到的棘手的問題,嚴鵬飛仍然熱血沸騰。作為海爾搭建的卡奧斯COSMOPIat平臺的COO,嚴鵬飛帶著100多人的團隊奮戰了兩天兩夜,終于在1月30日上線了“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平臺上線之初就匯聚935條需求信息,連接608家醫院、221家企業、37個政府和社區等各類機構,發布了超過20萬件口罩、防護服等物資需求,為醫療物資供應對接更透明、更準確、更及時貢獻了寶貴力量。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在關鍵時期,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在戰疫情保復工促復產方面給業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智能協同”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彰顯。
“本次疫情讓大家能直觀體會到工業互聯網平臺廣泛應用后的愿景和好處,會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和普及。”航天云網天智公司總經理紀豐偉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與病毒搶時間盤活防疫物資供應鏈
在疫情爆發期間,眾多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積極投身于抗疫活動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優勢進行防疫物資的供需對接、產能統計、物資管理等,并且幫助企業在線上實現業務處理、供應鏈協同等,促進一線抗疫物資的需求精準匹配,拉動生產,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
“缺材料、缺設備、缺專家、產能低”等問題是疫情期間防疫物資保障工作的攔路虎,尤其是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的產能和供應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江蘇常州的一家醫療器材生產企業在疫情發生后迅速轉產,24小時不間斷地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但一開始苦于缺少原材料熔噴布,產能一直上不去,最終通過航天云網聯合多家央企和高校搭建的醫療衛生用紡織品防疫物資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平臺解決了難題。該平臺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優勢,提供透明準確的防疫物資產能情況,為防疫物資產能供給保駕護航。據悉,該平臺發布初期就幫助一家湖南轉產口罩生產的企業成功對接緊缺資源熔噴布,上線第一天就有8家企業采購到相應物資。
此外,海爾推出的“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不僅實現了防治疫情物資的供需信息及時、準確、零距離互聯互通,幫助疫區和生產企業實現需求與物資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匹配,同時也為政府物資調配提供數據的支持,有力支撐了疫區物資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期間,全國網友“云監工”的火神山醫院揚名天下,你可知道工業互聯網也為醫院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三一的樹根互聯、徐工漢云、中聯重科的中科云谷等知名工程機械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對設備的遠程調度、監控能力,第一時間緊急調配設備,合理安排工程機械作業,實時監測設備,根據數據統計分析,做好故障預警,確保設備運行效率最大化,正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了火神山醫院的快速建成。
打通生產要素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全國正在有序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工業互聯網具有鏈接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功能,通過打造信息通路,可以實現信息流全面協同,這對企業復工復產至關重要。
“工業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加速了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了大量‘零接觸’對接服務,為企業復產復工提供了有力抓手。”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工業互聯網研究室副主任宋穎昌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體溫檢測是企業復工復產的第一道關卡,目前體溫槍應用廣泛,但由于距離近,仍然有二次感染風險,東方國信副總裁趙宏博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該公司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5G傳輸、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及熱紅外線測溫技術,推出了非接觸式、可快速部署、高精度、實時顯示的智能體溫檢測解決方案,可替代原始體溫槍,降低二次感染風險,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經濟實用的檢測工具,助力企業科學防控。
當然,讓機器正常運轉、讓人員高效流動、讓物料按時匹配是企業復工復產當務之急。目前,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定制APP、重點設備上云等方式,加快全要素線上連接,可以系統掌握生產、人員、經營等情況,加速復工復產。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商也大顯身手,通過各自優勢平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了解到,樹根互聯根云平臺上的智能售后服務系統(iFSM)和云視界產品,不僅能幫助制造業遠程協同辦公,還可以為企業解決設備故障、設備維護升級、后市場服務等場景難題;云視界基于根云平臺的IoT能力,將機器數字雙胞胎與業務模型融合,實現營銷可視化、運營可視化、服務可視化、能源管理可視化,為企業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
東方國信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Cloudiip,推出了應用于工業企業、醫療機構的數十款工業APP,覆蓋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及疫情防控等多個大類,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高效、便捷、在線、協同的工作模式,加速復工復產。例如,通過物聯網云端監測平臺,企業能夠快速實現生產現場各類采集、控制傳感器、控制器設備全面上云,解決現存多設備、多系統、多協議的數據采集。通過生產過程優化平臺,企業可以實現穩定高效生產。
此外,借助中電互聯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開發的中小企業遠程運維服務系統,中小企業可以實現遠程設備上云,通過工業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最終實現遠程設備巡檢、遠程設備運維、遠程設備診斷,從而減少人工現場操作。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穩產增產的迫切需求,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已迭代升級為企業復工增產服務平臺,包含企業復工全要素專區、疫情醫護物資供需專區、居家保障專區三大系統,平臺在線提供了全員防疫職能管理、在線快捷辦公、在線教育、全場景殺菌、疫情數據智能采集、多場景協作機器人等16大復工全場景解決方案,從人、機、料、法、環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賦能企業。”嚴鵬飛向記者表示。目前,該平臺已鏈接2600多家企業,發布及承接企業需求5000多萬件,并將賦能全國更多企業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增產。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