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20—2025)》(以下簡稱《規劃》)。專家表示,這是對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作出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對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引領驅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
按照《規劃》部署,我國農業將在2025年經歷科技轉型;2035年農業生產將全面實現數字化;2050年農業信息化將滲透到農業全過程、全要素、全系統,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然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認為,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為重要推動力的數字農業農村,實現鄉村發展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對建設數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搶占全球農業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廣泛深入應用,已經成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傳統農村向美麗鄉村轉變、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的重要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趙春江認為,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農業第三次革命——數字革命已經到來。
數字農業是用現代工業生產的組織方式、管理理念和先進技術發展現代農業,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農業業態,與傳統農業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傳統農業是以“土地+機械”為核心,而數字農業是以“信息+知識+智能裝備”為特征。
數字農業由于信息和知識作為生產要素介入,使得生產效率倍增,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組織優化和產業創新方式變革,增強農業產業整體素質、農業效益和競爭力,提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經營管理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字農業是人們充分發揮信息和知識的潛能,對現代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在農業領域高層次應用的追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趙春江說。
發展數字農業農村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的政府和組織,如美國、歐盟、德國、荷蘭、日本、韓國、印度等相繼推出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計劃。
發展數字農業農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然要求。趙春江認為,只有社會的每一個單元都數字化,數字中國才能巍然屹立。而農業農村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亟須補齊的短板。加快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彌合城鄉數字鴻溝,讓農業、農村、農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將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道亮強調,隨著規劃的實施,數字化技術將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打通農業農村數據鏈、重構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數據驅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態勢將加快形成。《規劃》的實施必將開啟我國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的新篇章,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精準化、農業經營網絡化、鄉村治理數字化。
數字化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專家認為,我國已經進入加快發展數字農業農村的新階段。但是也要看到,數字農業農村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
“基礎條件建設亟待加強,科技創新亟待突破,體制機制亟待創新,需要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農村試點從‘盆景’走向‘風景’。”趙春江說。
唐華俊強調,與工業和服務業等領域相比,農業農村領域數字化研究應用還明顯滯后。基礎設施依然薄弱,數據資源體系建設還不完善,標準缺失阻礙應用協同,發展基礎“空擋”;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力量不足,農業機器人、智能農機裝備適應性較差,創新能力“掉檔”;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融合不夠,數據整合不充分、開發應用不足,信息系統集成應用不夠,產業化水平“斷檔”。
隨著數字經濟加快向更廣泛的產業領域延伸、數字科技在更豐富的經濟社會場景得以應用,唐華俊呼吁,農業農村領域迫切需要補齊數字化不足的“短板”,運用數字化理念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力爭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指出,總體上看,我國農業數字化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數字資源分散,天空地一體化數據獲取能力較弱、覆蓋率低,生產信息化、精準化水平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時,存在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農村物流體系不發達、生鮮農產品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在大力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的過程中,治理水平還偏低,與日新月異的“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不加快補齊短板,可能造成城鄉數字鴻溝。
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引擎和新動能
按照《規劃》部署要求,趙春江提出,要加快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的基礎理論突破、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產品創制、標準規范制定、典型應用示范,著力發揮信息技術創新的擴散效應、信息和知識的溢出效應、數字技術釋放的普惠效應,全面激發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唐華俊強調,要強化數字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引擎和新動能。他提出,要以“數據—知識—決策”為主線,突破核心關鍵技術、裝備和集成系統,厚植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根基。這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解決“數據從哪來和如何管”這一基礎問題。加強精準感知和數據采集技術創新,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農業農村信息采集技術體系,開展數據采集、輸入、匯總、應用、管理技術的研究,提升原始數據獲取和處理能力。
解決“數據如何處理與分析”的關鍵問題。加強數據挖掘與智能診斷技術創新,構建農業大數據智能處理與分析技術體系,加強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農業、大數據認知分析等戰略性前沿性技術超前布局。
解決“數據如何服務”的出口問題。加強精準管控與信息服務技術創新,構建數據賦能農業農村智能化決策與管理技術體系,加快行業管理與服務流程的數字化改造。
“加快數字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既要發揮政府作用,也要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唐華俊建議,各級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專用設施和研發基地,圍繞戰略性前沿性技術布局、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農業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建設一批國家數字農業農村創新中心和專業分中心,構建技術攻關、裝備研發和系統集成創新平臺;將數字農業農村科技攻關作為國家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重點,建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數字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團隊,推動數字技術和農業農村深度融合;協同發揮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各方作用,培養造就一批數字農業農村領域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管理團隊。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