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造后的北京小湯山醫院以“平戰結合”的全新面貌重新啟用,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此前,全國已陸續有一批平戰結合醫院投入建設,它們既能在“戰時”快速響應疫情變化,高效救治患者,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擴散,也能在“平時”擔起突發事件防控前沿“哨兵”的職責,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為保障平戰結合醫院發揮最大價值,建筑科技是重要的賦能者之一。江森自控醫療行業負責人張凱立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從醫院建設的角度對平戰結合醫院進行深入解讀。
平戰結合不只針對傳染病防控
“平戰結合”最初是人民防空建設中的概念,以“立足戰備,著眼平時,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為基本特點,實現戰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在抗擊非典后,中國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正式將平戰結合的概念引入醫院。
通常人們談到平戰結合,都會關聯到傳染病防控。而這類醫院其實還承擔著其他很多責任,比如在發生大范圍食物中毒或疫苗副作用等突發事件時,平戰結合醫院就會發揮關鍵作用,緩解醫療資源的緊張,從而化解突發事件帶來的危機。
因此,圍繞傳染病防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都肩負著平戰結合的責任。在疫情期間作為應急醫院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在疫情穩定后將繼續配合日常傳染病患者的收治,緩解住院床位緊張的問題,但這些應急醫院通常由板房拼裝而成,可使用年份較短。普通綜合醫院的傳染病科以及基層社區醫院則是“平戰結合”醫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大多數傳染病醫院都是一專多能,可支持30多個學科,在“平時”,它們收治各類科室的病人,60%以上的收入均來自于非傳染病患者,以常規疾病患者的收治保障醫院的正常運營。一旦進入“戰時”,此類醫院將充分發揮戰備能力,集中收治傳染病患者,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嚴加防控。
建筑科技賦能醫院“平”“戰”轉換
實現從“平時”進入“戰時”狀態的快速切換是平戰結合醫院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在傳染病疫情期間,醫院必須從空間劃分上避免交叉感染,在流程上要開展三級預檢分診層層把守,設備上需要設置負壓病房確保空氣單向流動。建筑科技則通過實時監測、系統聯動和高效執行,賦能醫院克服重重挑戰,高效“變身”就位。
建筑科技賦能平戰結合醫院自動化應急預案,實現高效“變身”
以醫院的樓控系統為例,它如同建筑的“智慧大腦”,針對傳染病醫院的負壓病房,可實時監測房間的負壓數據,確保區域間壓差滿足標準,從而抑制污染空氣傳播,保障空間安全;可根據住院人數的動態變化,實現對污水處理所需藥劑量的遠程監控與自動調整,從而減少人為操作,降低感染風險;可與醫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統聯動,一旦該系統中出現醫護人員報告有疑似傳染病患者,樓控系統將自動增大新風換氣頻率,并聯動安防門禁系統,保障確診患者的原地隔離原則,防止病毒擴散。
江森自控Metasys樓控系統對負壓病房進行壓力參數的實時監測
通過多臺新風機組、排風機組的風量調節實現對負壓病房的壓力差監測,同時實時監控設備本身的運行狀況,及時排除故障
未來,圍繞“平戰結合”,樓控的改造和升級將成為醫院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包括樓控系統在內的其他建筑科技在醫院的應用,都將始終圍繞“人、空間與建筑科技三位一體”的原則,通過建筑科技推動資源使用的優化和空間效率的提升,最終改善人們的體驗。這也是江森自控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核心理念。
數字化技術下的“平”“戰”資源集約
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醫療資源也不例外。如果以“戰時”標準建設醫院,必將在“平時”造成資源的浪費。平戰結合醫院以資源的集約化滿足不同狀態下的需求,其中數字化技術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未來,大數據、預警平臺等將進一步促進醫療資源之間的聯通共享,通過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醫院內部和醫院之間更加精準的資源調配,進一步提高平戰結合的效率。
江森自控參與打造的“醫院綜合指揮中心”是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與傳統的安防指揮中心不同,醫院綜合指揮中心是在安防維度之上建立的全新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把醫院內以及不同醫院間的數據打通,并可支持多院區的聯動,實現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和調度。以日常救護車資源的調度為例,通過綜合指揮中心對不同醫院間的數據共享,在本院急診科搶救資源飽和后,將及時調度院前救護車與兄弟醫院、醫聯體間的聯動搶救資源,提升綜合急救能力和救治效率。未來還可聯動患者的家庭醫生終端數據,當出現突發事件時將及時上報醫院,并給予患者自救知識指導,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效果。
以下是綜合指揮中心實現醫院資源的共享與調配的部分圖示:
醫院運營信息通過可視化面板一覽無余
醫院后勤運維情況可實時監控
針對救護車資源的調度有效提高了搶救效率
關口需前移,智慧技術賦能健康宣教
醫院收治患者固然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公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則是另一道“凡事預則立”的重要關口,只有公眾從意識上實現未雨綢繆,才能從行動上落實對危機和風險的預防,從而在根源上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這是平戰結合核心的價值體現。而關于公眾的日常健康宣教,基層社區醫院是整個醫療系統中最前端的關口,未來其肩負的責任將更加重大。
在江森自控弱電集成解決方案中,有一個子系統專門針對提高醫院的健康宣教能力,通過信息化技術,將大型醫院標準化的健康防控知識與基層醫院共享,實現資源下沉。結合醫院綜合指揮中心,還能進一步優化分級診療流程,精準實現不同類型患者的上下轉診,促進優質治療資源的縱向流動,同時推動基層醫院應急能力的建設,從而充分實現危機預警的“關口前移”。
經過近兩個月來與新冠肺炎病毒的抗爭,方艙醫院已全部休艙,首批援鄂醫療隊陸續返航,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們對最終打贏這場戰“疫”充滿必勝的決心。由于病毒不斷變異的特性,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則將長期客觀存在。未來,我們堅信在多方協力之下,平戰結合的醫院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并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