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研制的隔離病房智能配送機器人。光明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理工大學響應黨中央號召,第一時間啟動疫情防控相關應急科研攻關,將平時的科研積累和技術儲備迅速轉化為戰時可支配資源,打出抗疫“組合拳”。
聚焦“融”:整合資源,交叉融合前瞻布局
近年來,為適應大科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發展趨勢,我校著力打造“頂尖工科、優質理科、精品文科、新興醫工”學科布局,聚焦“新興、交叉、融合”,推進學科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原創性、系統性、引領性研究取得突破。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創新中心、醫工融合研究院、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交叉研究機構和科技攻關團隊應運而生,為這場科技抗疫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比如,針對此次新冠疫情的特點,我校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中心基于多年研究成果,迅速改造出一款“醫院隔離病房自主護理機器人”,機器人可完成語音、手勢、遙控器、觸屏等多模式交互,自主根據指令完成一定的醫療護理任務,同時可滿足病人生活娛樂需求。2月以來,該款機器人已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投入使用。
堅持“匯”:建設人才隊伍,向人才要“良方”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在創建一流大學的征程中,我校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精準引才,優化人才匯聚機制,構建“團隊、成果、人才”良性互動局面。2019年,新增高層次人才及國家級人才獎項數量實現翻番,高層次人才比例達到12%。
我校此次服務國家科技抗疫,正是向人才要“良方”,向團隊要“辦法”。黃淵余課題組主動擔當,基于在核酸技術方面的多年積累和專長,積極與合作單位開展mRNA疫苗開發和新冠病毒核酸防治技術攻關,目前已取得初步動物實驗結果。王博團隊聯合有關單位成功研制出可有效殺滅病毒的MOFilter防護材料,該材料能在可見光下實現高效滅菌滅毒,對冠狀病毒殺滅率達99.9%,可應用于口罩、防護服及醫院、工廠、高校、宿舍、地鐵、飛機等密閉、半密閉空間防護的空調和新風系統中。
突出“需”:緊急攻關,瞄準需求突破關鍵
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應有之義。疫情發生后,我校依托長期積累的研究優勢,聚焦疫情防控急需,立足國家相關部委、北京市相關部門的應急科研項目,圍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檢測系統、病毒溯源、藥物研發、防控材料、應急裝備等領域迅速組織開展論證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一批成果。
除了自主護理機器人、自動殺毒口罩這樣的抗疫“黑科技”,我校還推出了一件件戰疫利器。在抗病毒藥物方面,我校積極與俄羅斯專家合作,開展“抑肽酶噴霧劑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研究”,研制成功的抗病毒噴霧劑,可直達病灶,抑制病毒復制,已經在俄羅斯用于臨床治療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效果顯著。在應急裝備方面,我校精準對接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需求,設計開發應急建設集裝箱式醫療單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實現與移動CT、移動P3實驗室和檢驗設備的對接,并能針對NCP疫情隔離要求以及其他公共衛生事件的需求進行迅速調整。
強化“用”:協同聯動,產學研用落地成果
實踐已經證明,產學研合作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加強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多年來,我校在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探索按照“全流程貫通、全要素聚集”的科技成果轉化新理念,高效配置政、產、學、研、金等多種資源,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專業機構、打造品牌活動等一系列舉措,推動一大批重大重點科技成果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實現轉化,2018年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
在此次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過程中,我校充分借助長期以來蓄積的校企、校地共享的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推動創新主體間的深度合作。比如,我校與湖南超能機器人團隊共同為長沙市政府提供了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智能防疫整體解決方案,并重點針對人數相對較多、難以負擔昂貴的大范圍熱成像測溫系統的應用場景,推出系列智能防疫機器人產品,已在北京、長沙、杭州、合肥等地進行推廣。我校產學研用探索的先行者——理工雷科公司與企業開展科技合作,共同開發了“空中衛士”基于神經網絡的智能無人機疫情預警監控系統,該系統已實現自動監控廣場、公路、小區等各類環境中的人群,實時獲取人員體溫情況,在非接觸情況下,實現對疑似高危人員的快速區分和相關人員大數據分析。
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專項科研攻關的同時,我校還注重發揮智庫作用,針對生物醫學檢測技術、社會經濟科學復原及復工復產、能源系統影響及汽車領域安全防控等方面為黨和國家提供政策咨詢建議。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