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国产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新時代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機遇挑戰與行動
  • 點擊數:3414     發布時間:2020-05-26 12:59:00
  • 分享到:
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新武器、新裝備,提供新服務的過程。
關鍵詞:

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新武器、新裝備,提供新服務的過程。科技創新分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影響和改變未來世界發展格局的關鍵力量。建設現代化強國首先要建成科技強國,“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最根本、最核心、最關鍵、最可持續的競爭力,融入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方位、全過程,全面支撐引領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未來30多年,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軍民融合與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是實施政治建軍、科技強軍、改革興軍、依法治軍,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為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一流武器裝備的新時代。中國科技發展迎來重大歷史性機遇,同時,也面臨美國以科技封鎖為核心的對華全面遏制的嚴峻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深入推進中國科技領域改革與發展,不斷提升我國基礎科學、核心技術和科學管理水平,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一個緊迫而重大的問題。

一、機遇

一是國家科技創新發展和國防與軍隊建設三步走戰略部署確定的機遇。

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較大的提升。到2035年,躍身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實現軍事理論、軍隊組織形態、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現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和一流軍隊。三步走戰略部署給我國科技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航天科技、“四新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的四個領域。以芯片和元器件、超級計算、新一代信息網絡、大數據、云操作系統、區塊鏈、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技術加速發展,人類進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萬物互聯時代,將對產業結構、產業形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和未來戰爭形態、作戰方式帶來決定性影響。基因組學、腦科學、合成生物學、人造光合作用、分子模塊育種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推動生物經濟蓬勃發展。新能源(氫能、人造太陽能等)、新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碳化硅等)、新制造(增材制造、柔性制造、納米制造等)、新通信(5G/6G通信、量子通信)等新興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突破,將對全球競爭格局、經濟社會發展和軍事斗爭勝算帶來全局性、革命性、決定性的影響。

二是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最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了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實質性推進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綱要》《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推動“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管理辦法》《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36條)《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19條)《關于加快吸納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的措施意見》(8條)《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實施意見》《關于軍品增值稅政策》《關于裝備采購制度調整改革的若干意見》(20條)《關于進一步推進軍品價格工作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競爭性采購工作的意見》《競爭性裝備采購管理規定》《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管理規定》《軍用軟件研制概算計價規范(試行)》《軍品定價議價規則(試行)》《國防科研試制費管理辦法》等等,正在制定《軍民融合發展法》和《武器裝備采購法》。所有這些,都清楚地表明:在未來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落地的歷史進程中,開放是常態、封閉是例外,競爭是常態、壟斷是例外,融合是常態、分割是例外,必將逐步形成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法規標準、信息、資金的深度融合,共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軍轉民:2015年以來,國防科工局發布了近700個軍用技術和產品轉為民用的項目;2016年10月以來,國防知識產權局公開的解密國防專利7800余件。這些技術、產品、專利的民用,必將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提升。

2、民參軍:2014年以來,舉辦了五屆軍民融合高科技成果展覽,展出了1100多家高科技民營企業、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非軍工國有企業的6100多項高科技裝備成果。搭建了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民口高新技術裝備成果,應用到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最權威最直接最有效的通道。充分展示他們標新立異的設計思想、異想天開的創新理念、另辟蹊徑的技術路線、獨具匠心的工藝訣竅和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使他們的優勢技術、人才、產品資源在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標準上融入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真正鑄造起我國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還有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暨中關村三屆新興領域專題賽和中國先進技術轉化應用大賽,發掘了民營企業幾百項先進技術成果,促進了科技創新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2014年5月,原總裝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全國工商聯聯合舉辦了以“引導民企參軍、服務裝備建設、推進軍民融合”為主題的首屆民營企業高科技成果展覽暨軍民融合高層論壇,擇優遴選了116家優勢民營企業,展出了涉及電子信息、動力傳動、探測識別、制導控制、新材料等12個領域的900余項先進技術與產品。首次發布了41項國家和軍隊相關政策法規、497項武器裝備采購需求信息,軍地有關部門與46家參展企業達成100余項目、采購協議或合作意向。深圳光啟、成都雷電微力參展后獲得多個項目,幾千萬元經費;北京韋加航通、揚州眾孚參展后接了多個軍方項目。這次活動達到了“宣示決心、宣傳政策、形成態勢、探索路子”的目的。搭建了中國民營企業通往國防工業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星光大道,使中國民營企業的優勢技術、人才、產品資源在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標準上融入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真正鑄造起我國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

2016年10月,軍委裝備發展部、教育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全國工商聯聯合舉辦了“以全面落實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全面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軍民融合高科技成果展覽,充分展示了繼首屆民營企業高科技成果展覽以來,163家中國科學院研究院所、全國高校、非軍工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87家),在北斗導航衛星、水下機器人、精密光學儀器、無人機技術、超材料、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核心技術、云數據加密技術、混合動力新能源電站、大型激光3D打印機等領域的2900多項高技術成果,為進一步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高層論壇,于2017年9月在北京舉辦,這次展覽的主題是:信息技術裝備成果。為什么選擇這個主題,主要是考慮國家和軍隊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迫切需要。長期以來,我國信息技術與產品特別是核心技術與工藝,至今沒有擺脫美歐日韓等西方強國的依賴,每年花費幾千億美元購買。我國軍工、金融、電信、電力、交通等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大裝備、關鍵系統、核心器件的研制、生產與應用,仍然受制于美歐日韓等西方強國,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面臨巨大潛在風險。這幾年,發生在政府、軍隊、國防軍工集團的重大泄密事件,嚴重損害了國家安全和利益。發生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涉及幾十萬家企(事)業單位的勒索病毒襲擊,再次給我們敲響了國家和軍隊信息安全的警鐘。如果這種襲擊發生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后果不堪設想!這次展覽展出了354個企業的422項信息技術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果。90%的信息技術軍民兩用,我國信息技術民用發展質量和速度明顯好于軍用。通過科技創新與融合發展,集全國信息技術領域的頂級技術成果,打造能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能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武器裝備,盡快擺脫國外依賴、盡早建立起我國我軍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先進成熟的網絡與信息技術安全體系。

第四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于2018年10月在北京舉辦。展覽以“協同推進戰略基礎性領域軍民融合創新發展,加快構建一體化戰略體系和能力”為主題,按照“聚合軍地優勢資源,面向備戰打仗裝備需求,突出自主發展安全可控,全面展示高新技術產品,推進合作共享共贏”的總體思路,聚焦先進材料、先進制造、新能源和自主可控領域,共展出302家單位1349項高技術裝備成果。參加展覽的民營企業占60%,約90%的參展裝備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首次參展的高性能陶瓷纖維、粉床電子束3D打印設備、超級電容器及儲能系統、系列化氫空燃料電池等創新產品和技術,展現了我國在基礎性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展覽會上,176家軍地單位集中簽約154個高技術產品合作項目,其中,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所屬單位17家54個項目,各軍工集團所屬單位47家79個項目,總金額超過20億元。讓“民參軍”高技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有力促進了融合發展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

第五屆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于2019年11月在北京舉辦。展覽以加快人工智能和無人系統裝備發展,提高武器裝備智能化水平為主題,共展出173家企業的504項智能基礎生態、智能集成應用和智能無人平臺三大領域的高技術裝備成果。

3、重大項目。一是《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101項重點任務和21個重大示范項目;二是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項目;三是發改委“十三五”空天一體信息網絡建設等重大專項;四是科技部與軍委科技委聯合發布的《“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項目。

4、重大政策:一是大幅減少許可限制。2015年9月8日,國防科工局和原總裝備部下發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專業(產品)目錄(2015年版)。新版目錄貫徹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國務院減少行政審批、轉變機構職能的要求,精簡優化了許可目錄,由2005年的1988項減少為755項。國防科工局和軍委裝備發展部聯合印發了2018年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再次大幅降低了軍品市場準入門檻。將2015年11大類755項減少為包括導彈武器與運載火箭等7大類共285項,減幅62%。大范圍取消設備級、部件級項目,取消軍事電子一般整機裝備和電子元器件項目,取消武器裝備專用機電設備類、武器裝備專用材料及制品類和武器裝備重大工程管理類的許可。此外,為鼓勵創新,大幅度縮減了科研許可。

二是大力推進競爭性裝備采購。原總裝備部2014年7月26日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競爭性裝備采購管理規定》(裝法【2014】3號),明確了競爭性裝備采購管理工作實行項目確定、信息發布、方案審批、專家評審、結果公示、競爭保護等制度。實行競爭性采購項目負面清單制度。軍委裝備發展部明確了不宜競爭或目前暫時不具備競爭條件的裝備采購項目清單。除了負面清單項目實行單一來源采購外,其他所有裝備采購項目必須開展競爭性裝備采購,并制定包括采購方式、候選裝備承制單位、分系統或配套產品競爭性采購安排、采購價格方案、競爭擇優標準和評價方法、競爭保護必要性分析及其初步安排、采購工作進度及所需業務經費、風險防范措施和效益評估等內容的競爭性裝備采購方案。對于競爭主體少、尚未形成穩定競爭格局、技術或者產品軍事專用性強的裝備采購項目,競爭失利方自籌經費、形成實物型或創新性技術成果的,可以通過項目補償、分包補償、經費補償等方式獲得競爭保護,鼓勵和扶持競爭失利方繼續參與后續競爭。

三是破除準入壁壘,建立完善協調高效的市場準入制度。2014年5月,原總裝備部、科工局、國家保密局印發的《關于加快吸納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的措施意見》(8條),提出實施武器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分類審查制度,根據裝備重要和涉密程度,將裝備承制(含承研、承修,下同)單位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武器裝備的總體,關鍵、重要分系統和核心配套產品(即列入國防科工局、總裝備部發布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內的專業或產品)的承制單位。在通過保密資格認證和質量體系認證基礎上對申請企業進行許可審查、資格審查。

第二類是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之外的專用裝備和一般配套產品的承制單位。只對申請企業進行資格審查,不再進行許可審查和強制性武器裝備質量體系認證(需建立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在資格審查時一并進行審核)。對本類承制單位的保密要求:產品本身不涉密但背景、用途等涉密的,由采購方與承制方簽訂保密協議;應急或短期生產秘密級產品的,由采購方按照有關保密標準和程序對承制方進行保密審查,簽訂保密協議,提出保密要求;生產機密級(含)以上的產品或長期承擔涉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的,實行保密資格認證。

第三類是軍選民用產品的承制單位。申請企業需建立國家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只進行資格審查(以文件審查形式為主)。對參與軍選民用產品招標競爭的企業不設特別資格限制,凡產品及服務符合招標要求的企業均可參加投標,中標企業經資格審查后,可注冊第三類裝備承制單位資格。

積極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研究,承擔裝備預研計劃中應用基礎研究、自主開發研究任務的單位,不需進行資格審查。減少重復審查——推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與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聯合審查機制。

5、支撐平臺:工信部設立的“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軍委裝備發展部開通的“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和軍委后勤保障部開通的“軍隊采購網”,是軍轉民、民參軍的權威平臺。這些高科技成果和重大政策與平臺,必將大大推進民參軍進程,提高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質量和效益。

2015年1月4日,上線開通了“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截至2019年8月底,已在全國30個城市開通查詢點。暢通受理渠道——2019年在全國設立30個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申請受理點。該網設立在全軍裝備采購服務中心,由公開網站、涉密網站和信息管理系統組成,具有信息發布、信息推送、需求對接、數據分析等功能。公開網站依托互聯網發布武器裝備采購需求、采購公告、政策法規等信息,涉密網站武器裝備采購涉密信息,各類企事業單位和裝備采購部門都可通過申請審核驗證注冊后,查詢與其保密資格等級和專業領域相應的涉密信息,推送企業技術與產品信息,以及采購需求信息。中央軍委張又俠副主席強調指出: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試驗田,是全軍裝備工作改革的風向標,是裝備機關轉變作風的試金石。要求網站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吸引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催生一批示范項目,形成一套運行機制,趟出一條改革路子。截至2019年10月,已有29145家企業注冊,發布裝備采購需求信息和軍工配套采購需求信息170155條(其中,2017年發布11757條、2018年發布122706條,航空工業發布60499條、航天科工發布40166條、航天科技發布35591條),上千億元武器裝備實行了競爭性采購,千余家民口企業獲得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促進了科技創新的深度發展。

三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國發【2014】11號)》《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國辦2016年7月印發)》《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抓好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127號)》《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級的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發改委“十三五”空天一體信息網絡建設等重大專項、科技部與軍委科技委“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以及扶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股票市場科創版的推出,所有這些戰略、政策和行動,必將把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和前所未有的水平。

《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文件規定:賦予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使用自主權。直接費用中除設備費外,其他科目費用調劑權全部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建立以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績效評價體系,準確評價科研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加大對承擔國家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激勵。對全時全職承擔國防科研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團隊負責人(領銜科學家/首席科學家、技術總師、型號總師、總指揮、總負責人等)以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一項一策、清單式管理和年薪制。項目承擔單位應在項目立項時與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協商確定人員名單和年薪標準,并報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備案。年薪所需經費在項目預計成本中單獨計列。同時承擔多個項目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引進的高端人才,所需經費按工時分攤計入項目預計成本。年薪在項目承擔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相應增加當年績效工資總量。單位從國家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項目間接費用中提取的績效支出,應向承擔任務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傾斜。完善以科技成果為紐帶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建立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各方參與的創新聯盟,落實相關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到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兼職開展研發和成果轉化,科研人員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開展擴大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試點。允許試點單位從基本科研業務費、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經費等穩定支持科研經費中提取不超過20%作為獎勵經費,由單位探索完善科研項目資金的激勵引導機制。獎勵經費的使用范圍和標準由試點單位在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決定,在單位內部公示。對試驗設備依賴程度低和實驗材料耗費少的基礎研究、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等智力密集型項目,提高間接費用比例,500萬以下的部分為不超過30%,500萬元至1000萬元部分為不超過25%,1000元以上的部分為不超過20%。對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可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間接費用比例。間接費用的使用應向創新績效突出的團隊和個人傾斜。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對于接受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委托項目形成的職務科技成果,允許合同雙方自主約定成果歸屬和使用、收益分配等事項;合同未約定的,職務科技成果由項目承擔單位自主處置,允許賦予科研人員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對利用財政資金形成的職務科技成果,由單位按照權利與責任對等、貢獻與回報匹配的原則,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探索賦予科研人員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

四是深化改革、全面開放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出了中國在金融、貿易、政府采購等方面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新舉措,特別要求:“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采購協議》進程。”2018年11月,珠海航展首次舉辦了“走向世界的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主題論壇。一旦加入該協議,我國包括武器裝備在內的所有政府采購領域,面對的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競爭,真正進入了挑戰與機遇并存、與狼共舞的新時代。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確立大開放視野,通過與西方發達國家在政府采購尤其是科技領域的相互交流與深度合作,最大限度地學習吸收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軍轉民、民參軍的成功做法,在更廣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加快推進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同時,在高強度競爭中塑造引領者、培育創新者、固牢優勢者,警醒忽悠者、驅趕劣勢者、淘汰落后者。

二、挑戰

以科技封鎖為核心、“三個轉變”為標志的美國對華全面遏制戰略的嚴峻挑戰。世界重回大國競爭時代,美國政府和學術界有人明確提出要效仿里根時期的對蘇“冷戰”政策,對中國實施全方位遏制戰略。核心目的是要阻止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大提出的未來中國30多年“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特別是要阻止中國在2035年實現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現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

一是從“接觸與遏制戰略”向“全方位遏制”轉變

2018年1月,《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將中國、俄羅斯和國際恐怖主義并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8月特朗普簽署了《2019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批準了創記錄的7160億美元軍費,并就臺灣問題提出“美國國防部長應當推動加強與臺灣的安全交流政策,包括適當參與臺灣軍演”。美2018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定位為排在俄羅斯之前的大國主要競爭對手。2019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更是聲稱要拿“一個中國”原則做交易,增加10%的國防經費,加快核武器更新換代,加緊在韓國、日本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打破亞太戰略平衡,要把美國透支自己服務全球的理想主義全球化轉變為犧牲他國服務美國的利己主義全球化,形成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的政治強權、經濟集權、軍事霸權態勢。美、日、韓、澳逐步形成的亞洲小北約,企圖拉攏印度、菲律賓、越南、蒙古等我周邊國家加入,形成全方位包圍我之態勢,且不斷在南海、東海、臺海挑起事端,探尋我底線和防衛能力。美國軍艦、飛機多次侵入我西沙群島領海領空,美國國會全票通過與臺灣旅行法和臺灣保證法,發起貿易摩擦,加緊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對我國實施全方位遏制與挑戰。

二是對華技術封鎖從過去的“聚焦國防科技”轉向對所有新興科技實施“全面封鎖”

美國決策者認為中美競爭的核心是科技競爭。為持續保持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引領地位,防止中國超越,今年以來,實施了一系列對華技術封鎖措施。繼中興事件后,又制造“孟晚舟事件”,全面遏制華為。11月1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出臺了一份針對關鍵新興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清單,直搗生物技術、人工智能、AI芯片、機器人、量子計算、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先進材料等14類核心前沿技術。技術交流簽證、中國留學生簽證、對中國科研人員的簽證審查特別嚴苛。今年6月起,凡是攻讀機器人、航天航空和先進制造等敏感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只能“一年一簽”;我國“千人計劃”專家被列入FBI名單,他們申請赴美簽證將受到美國的特別“照顧”。對敏感技術、尖端產品及相關生產設備和材料出口中國限制更加嚴苛。今年8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將44家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加強審查,累計已超過130家,范圍涉及集成電路、精密儀器、機械、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美國企業向實體名單中的中國機構出口技術和產品,必須申請許可證。對中方與美開展科技合作審查和中方投資并購美國高科技企業審查更加嚴苛。2019年10月在美國舉行的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中方因無法獲得赴美簽證而缺席。最新修訂的《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提出,強化外國投資委員會對我國在美投資,特別是對高科技初創企業投資的審查,對于超過標的公司股權10%的投資全部納入審查范圍。

三是對華經濟戰略從“規則束縛”轉向“重塑世界經濟版圖”

奧巴馬總統在2014年國情咨文中三次提到中國,不能讓中國擁有地區經濟規則的制定權。美國前總統高級戰略班農研究性閱讀十九大報告8遍,在西方國家大肆宣揚新的“中國威脅論”。2011年美國出版的《致命中國—全球對付中國龍》一書,主要內容就是講中國如何利用“八種貿易武器”對美國以及全球造成威脅,這本被定性為“惡毒的反華著作”得到了諸多美國政要甚至包括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成員的贊揚。2016年底,特朗普也給予極高評價:“清晰的觀點,周密的研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有遠見地記述了全球主義對美國工人造成的傷害,并為復興我們的中產階級指明了一條路。”美國對出口美國絕大多數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絕不僅是增加籌碼和極限施壓的需要,而是有意用稅收高杠桿推動全球產業鏈的重構,迫使在華外資高端制造業回流美國、歐洲、日本,一般制造業轉移到成本更低的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而推動世界兩大經濟體的徹底分離和全球產業鏈的全面重構。

我國基礎科學、核心技術與管理水平相當落后的挑戰。“三個世界第一”的尷尬。我國科技人員數量世界第一,但是,創新能力或綜合競爭力卻排在瑞典、以色列、新加坡等1000萬人左右的小國之后;科技成果數量世界第一,而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軍隊戰斗力的卻寥寥無幾;論文數量世界第一,而原創性的論文乏善可陳。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號召。習主席強調:“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近幾年,國家加大對“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等重大專項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教育與科技管理體制機制障礙,以及創新型人才的匱乏,“核高基”工程還沒有取得根本突破,“卡脖子”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對外依存度高。根據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基礎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服務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芯片依賴進口。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3120.58億美元(出口額為846.36美元,逆差2274.22億美元),比同年國防費還高出許多。2016年,飛機、航天器及相關設備領域,美國出口1347億美元、進口310億美元,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出口34億美元、進口228億美元。集成電路和航空航天已經成為中國邁向科技強國急需提升的兩大科技領域。由“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人才的教育培養,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教育培養問題。

當代中國,有兩個現象值得我們深思:一是出國留學潮。每年有幾十萬的學生,其中大部分是著名高校畢業的學生去美歐日韓等西方發達國家留學,有的高中、初中階段、甚至從小學就送出去,那么多家庭付出了那么多沉重的代價,他們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們的科技與教育差距究竟在哪里?二是公務員報考潮。每年報考國家機關和各級政府公務員的考錄比都在60:1以上,有的熱門崗位超過1000:1,可見,“官為本”的社會思潮依然根深蒂固。

由華東師范大學全球創新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杜德斌教授領銜完成的《中美科技競爭力評估報告》認為,在科技人力資源(每千人勞動力中研究人員比重美國為13.24,中國僅2.02)、科技財力資源(2016年科技研發投入美國5103億美元,中國2378億美元;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比例美國為36%,中國僅16%)、科學研究(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前100榜單中,美國大學占到43所,中國5所。2016年科學與工程領域發表的引用率位于前1%的高質量論文中,美國相對比例指數為1.9,中國為1.0)、技術創新(二戰后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占到全球總數的半壁江山,中國僅有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截至2016年底全球共有972萬件有效發明專利,其中保有量排名日本266萬件,美國219萬件,中國124萬件。美國專利密集度居前的計算機、通信設備、半導體均是高科技行業)和科技國際化五個方面,中國仍然顯著落后于美國。我國企業的科技實力還不強,從人力資源配置上,企業還沒有真正成為出現的主體。美國科技類上市公司總市值7.72萬億美元,中國只有2.08億美元;我國科研隊伍中一半以上的中國科學院院士、40%以上的“杰青”都集中在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之對照的是,截至2016年,全國177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有9名“杰青”、71名“千人計劃”入選者。

我國科研項目管理行政化問題的挑戰。目前,無論是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還是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和武器裝備采購系統的項目管理行政化問題突出。總設計師系統、總質量師系統、總會計師系統從屬于行政指揮管理系統,缺少適應科學發展規律、體現科學創新精神、充分發揮科技人員聰明才智的項目管理組織體系、運行機制和工作制度。項目管理行政機構層次較多,人員龐大,管理效率較低,管理成本較高,管理效益不好。既懂技術又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高層次的核心科學技術人才和大國工匠缺乏,遠遠不能滿足科技發展需要。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不夠重視社會科學發展,在思想觀念、資源配置、人才培養、獎勵政策等方面,沒有把社會科學發展擺到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致出現我國科學比技術落后,管理比科學更落后的局面。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科技管理的體制性障礙。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和武器裝備發展規劃,都沒有將擁有70%科技創新成果的非公有制企業納入這些規劃中,長期被排出在體制之外。二是科技創新激勵嚴重不足。知識產權法規、科技獎勵制度、武器裝備定價辦法沒有充分體現科學技術創造者應有的勞動價值,科技創新回報與成果價值不匹配,難以最大限度地激勵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科研投入遠遠不夠。2018年我國科研投入3706億美元,僅占GDP的1.97%(美國占2.85%,日本占3.5%),尤其是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重長期徘徊在5%左右,遠低于美國、英國、法國15%至20%的水平,導致我國原創性基礎研究落后于人,面臨“卡脖子”風險。四是科研經費利用效率低。科研經費的部門所有、分散管理體制,使我國科研經費低水平重復投入現象較為突出,持續投入特別是對基礎研究的持續投入強度不高。科研經費缺乏統籌協調,資金使用效率低,產出效率低,導致重大項目的重大突破不如預期。需要堅持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發展速度和創新質量有機統一、自主創新與開發創新相互促進,著力推動以經濟、國防、社會發展需求為牽引,以企業為主體,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創新戰略,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集聚高端科創人才,實現關鍵科技競爭力的持續穩步增強。

三、行動

“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在未來推進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要刷新思想、尋求突破,站在科技創新的制高點上,書寫人類發展進步的輝煌篇章。

(一)尊重歷史,從科技創新發展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中刷新思想

從兩個事例說起:一個是我國高鐵與汽車創新發展的兩種不同方式。高鐵通過全球競爭方式,以不到1000億元的代價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創新發展,成為上到國務院總理、下到普通百姓引以驕傲與自豪的中國品牌和名片。汽車通過行政審批方式,花了至少60萬億元,而什么核心技術也沒有得到,至今沒有屬于自己的國際品牌。另一個就是我國“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的簡稱)創新發展的兩種不同模式。核高基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十幾年來,國家和地方財政投入了至少1000多億專項資金(2014年9月設置了12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9年1400億多元),至今仍然沒有實現“攻克一批關鍵技術、研發一批戰略核心產品,形成具有國家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研發與創新體系”的規劃目標。與此同時,中國民營企業華為則集聚全球全國核高基領域的頂級人才、先進技術和獨特產品,自主創新,成功研發出“麒麟”智能手機芯片、“鯤鵬”服務器芯片、“凌霄”路由器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一躍成為全球5G通信領域最耀眼的明星,成為美國都害怕且竭盡全力瘋狂打壓的世界級科技創新型企業。

這兩個事例引發我們很多有益的思考:核心技術與優質產品,行政審批不出來;基礎研究與發明創造,僅憑規劃不出來。唯有競爭和來自企業乃至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內在需要的自主創新,才是科技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不競爭怎么會有競爭力?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釣魚工程,怎么會有創造力?)。

要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擺脫我國科學技術相對落后的局面,打破制約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技術瓶頸,就必須準確定位政府的職能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建立健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工信部、國防科工局與軍委科技委、戰略規劃辦、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國防動員部、裝備發展部、后勤保障部,統籌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工作制度。回歸中國科學院聚焦基礎科學研究、中國工程院聚焦國家工程科學技術研究、各大院校聚焦人才培育、軍隊科研機構聚焦軍事需求論證和作戰能力生成研究、企業聚焦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的正確軌道。

加強基礎科學、核心技術和科學管理能力建設,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市場配置科技與人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競爭對科技創新發展的倒逼與推進作用,加快培育具有崇高信仰、獨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創新性人才,不斷推進中國科技界、教育界和中國企業以獨樹一幟的科學思想、獨辟蹊徑的科學路線、獨到之處的科學觀點、獨具匠心的科學發現、獨一無二的科學價值,引領中國國家創新發展戰略落地,引領中國企業創新發展,引領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二)立足現實,從研究解決科技創新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中尋求突破

如何突破公私分立的體制性障礙、軍民分離的結構性矛盾和權利規則機會不一的政策性問題,是科技創新發展必須解決且不能回避的三大難題。這三大難題的解決,都能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11月1日)、在歷次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的講話,以及關于新時代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中找到答案。

調整改革我國科技創新計劃管理體制。將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民口單位的人才、技術、資金、設備、信息等資源,納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計劃、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規劃計劃,集中全社會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調整改革有礙科技創新的生產關系和政策制度,從源頭上徹底解決軍民分離問題,徹底解決80%以上的軍民兩用科學技術(中國科技大學的廣域量子通信技術、華為的5G通信技術,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的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國防科技大學超級計算機和深圳研詳特種計算機,比亞迪、臥龍集團的新能源、新電機技術,蘇州賽菲集團、江蘇恒神的新材料技術,中芯國際、寒武紀、海威華芯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等等)領域的分散管理體制導致的重復投入與資源浪費問題,提高國家科技創新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與武器裝備建設質量效益。

加快壟斷行業混合所有制結構調整。充分體現創新、競爭、開放、多元、高效的要求,鼓勵非公有制主體以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獨特優質產品、先進工藝技術或資金參與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以國有資本為主導、民營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參與的混合所有制結構。統籌軍民力量,整合優勢產能,構建更加完善的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科研生產體系,通過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和投資方式多樣化,對核心能力建設在保證政府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允許社會資本經核準后進入;對民營企業領先的科技領域,經與民營企業協商同意,國有企業可以參與其混合所有制改造;對一般能力建設,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通過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給予必要支持。逐步形成向國民經濟和社會主體開放的體制架構和內在機制,讓全社會一切能夠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創新工作和服務的主體涌流,真正建立起公私一體、軍民一體、平戰一體的國家科技戰略體系和能力,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科技強國和強大軍隊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撐。

強化科技創新發展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政策制度的調整改革必須始終貫徹“開放、競爭、融合、創新、實戰”五大理念,最大限度地防止與約束權力尋租等違法違規行為,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最大限度地激勵所有不同所有制主體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創新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由計劃向市場、壟斷向競爭、分割向融合、守舊向創新、靶場向戰場的歷史性轉變,實現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抓緊修訂科技法規。確立科技法規修訂的鮮明導向——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實踐性、必然性、系統性、局限性、不確定性、可持續性)、體現科學創新精神(理性精神、求實求真精神、批判和懷疑精神、創造與探索精神、改革與創新精神、平權與團隊精神、奉獻和人文精神)、充分發揮科技人員聰明才智,使所有為提供國家公共產品、技術和服務的不同所有制主體,擁有同等地位、權利和機會。據此,修訂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法、知識產權法、專利法、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法律法規。

激勵創新政策。國家通過調整制定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無息貸款、保險保護、價格傾斜等政策,國防科技工業和軍隊裝備采購部門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鼓勵競爭、激勵創新的合同條款,著力激勵那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創新成果、對推動基礎科學、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發展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各類單位及其創造者。特別要完善科技人員知識產權激勵機制,允許科技成果創造者擁有部分知識產權和長期使用權,并以法律或合同形式進行事先確權,通過轉讓、入股、使用費、現金獎勵等多種靈活形式,實現相應回報。

資金融合政策。充分發揮近2萬億國家科技投入政府基金的基石作用和對市場技術資本的引導作用,讓更多的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進入到技術資本市場,讓低流動性的技術資本再轉變為高價值和高流動性的金融資本,使其成為中國經濟向內生型經濟轉型的科技金融動力引擎和創新驅動戰略的動力引擎,實現經濟增長不再依賴邊際效用遞減的投入方式,而是通過科技創新從供給端創造新需求的經濟增長方式。充分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協調職能,統籌規劃與集中使用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資金、國家軍民兩用重大科技專項資金、國家軍民融合產業基金、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戰略大后方建設資金,以及重點地區和行業軍民融合產業基金。集聚全球全國全軍相關領域頂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全力攻克一批長期制約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的短板、瓶頸難題,化解一些影響我國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潛在風險。此外,融合“七費”(武器裝備科研費、購置費、維修管理費、陣地建設費、使用保障費與國防科研條件保障費、生產技術改造費)的統一使用管理,制定面向不同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的“七費”管理辦法。

金融扶持政策。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制、股份制改造和資產證券化進程,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盡快打造由不同所有制企業的領軍人才和核心技術融合而成的真正的“國家隊”。建立專業的軍民融合股權投資、成果轉化、貸款擔保服務機構,量身定做激勵技術創新、化解武器裝備研制風險的金融(保險)產品和服務方式,扶持所有推動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的不同所有制主體共同成長,為軍民融合產業化發展提供精準的金融支持。制定民間資本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投資管理辦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營企業、中小科技企業和創業投資企業的資金,服務于國防建設。

價格傾斜政策。建立完善遵循價值規律、科技發展規律、裝備建設規律的價格形成機制和管理制度。遵循價值決定價格的規律,對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武器裝備作戰使用效能的高價值技術和裝備,給以必要且適當的價格傾斜,激勵科學創新和技術發明,推動高技術裝備的發展;遵循技術決定價格的規律,加強裝備技術的先進適用性論證和價值工程分析,確定合理的目標成本價格。充分發揮價格杠桿對國防科技工業和裝備建設的促進作用,重視現代高技術研發的軟件和人力成本,通過靈活的定價辦法使自主創新投入的“倍加”的腦力勞動和軟件成本能夠得到補償,以激勵研制和生產創新。建立價格激勵機制,合理確定客觀反映裝備作戰使用價值的價格構成,鼓勵承制單位自覺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健全知識產權制度,積極開展對無形資產價值的評估,對技術先進、特別頂用、能夠明顯提升裝備體系戰斗力的技術或產品,按照物有所值原則給予獎勵性的合同定價。積極摸索適合于裝備科研、生產、維修等不同階段和裝備不同性能、質量特點、采購數量的多種形式的計價管理辦法,體現優質優價原則。

徹底清理阻礙科技創新尤其是阻礙市場競爭的現有法規標準。按照“應融則融、應競則競,融競并舉,相互促進”的原則,對于適用融合與競爭性采購的技術、產品、服務項目,開展軍民同條件、同標準、同要求的公平競爭。健全國家和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效益與利益分配機制,遵循知識產權“誰投資誰所有、誰創造誰擁有、誰轉化誰享有”的原則,對國家和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收益,按照40%歸科學技術發明人,30%歸發明人團隊,15%歸發明人所在單位,15%歸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辦公室,激發鼓勵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創意、創新、創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三)放眼未來,從國家維護安全、發展、利益和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中確定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目標和路徑

確定戰略思想和目標。按照需求牽引、技術推動,計劃調控、市場競爭,擴大開放、合作共贏,靶場試驗、戰場檢驗的基本原則,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的改革與發展。既要制定包括中國民營企業在內的其他非國有經濟主體,參與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規劃、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和法規政策,又要制定吸引世界各國科技領先人才和先進科學技術與產品參與我國科技發展的方針、政策、策略和路徑。使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真正建立在全國乃至全球最先進的技術質量水平之上,逐步實現我國工業發展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目標,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實施差異化競爭和不對稱發展戰略,率先推出具有獨特價值和創新特征的領先科學、技術和裝備,逐步化解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存在的“四強四弱”(一般裝備生產能力強、高端裝備科研生產能力弱,仿制裝備生產能力強、自主研制裝備生產能力弱,機械化裝備研制生產能力強、信息化裝備研制生產能力弱,防御性裝備研制生產強、進攻性裝備研制生產能力弱)結構性矛盾,鑄造世界一流高技術裝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打贏未來任何強敵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形式發起的現代化戰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充分發揮經濟發展需求和軍事斗爭需求牽引作用。長期以來,我國科技發展規劃、國防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規劃,基本上是由大學、科研機構的專家根據技術發展趨勢決定發展方向、目標和建設項目,經濟發展與企業的實際需求,以及未來作戰需求很難充分體現在規劃中,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嚴重削弱。要改變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的傳統做法,從浩瀚無垠、雜亂無章的大數據中,通過超算和人工智能深度挖掘、綜合分析出核心有用的小數據,作為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的客觀依據。采取各行業各專業的骨干企業出題、各戰區聯合作戰部門提出需求,由全國不同所有制主體真正有能力的企業、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同臺競爭揭榜應答的方式,將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出成果的地方。

夯實科技創新的基石。在解決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社會發展等領域的重大問題時,教育發揮著根本性作用。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質量取決于人的質量,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水平同樣取決于人的質量,而人的質量取決于教育,尤其取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錢學森之問一直在我們的耳邊回響。“現在的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以色列是軍民融合式教育創新的典范。在自然資源匱乏、生存環境惡劣、周邊人文社會環境十分不利的條件下,強烈的危機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催生了寓軍于民、軍民深度融合的教育創新體系、科技創新體系的形成,創造了軍事科技、農業、物理學、醫學、信息技術等領域的輝煌成就,使一個不到世界千分之二的人口獲得了近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控制了近三分之二的世界財富。

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軍隊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指出,加強教育資源統籌,完善軍民融合的人才培養使用體系,提升軍事人才質量。2016年5月中央軍委頒發《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實現強軍興軍戰略目標最緊迫最重要的是以人才集聚優勢謀求備戰打仗勝勢。把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式教育創新,作為加快轉變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的重要途徑,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走出一條興國強軍的辦學興校之路。

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創新理念。教育創新是實現包括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在內的任何國家戰略的根基。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創新理念是實現包括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在內的任何偉大工程的根本。以人為本的教育創新理念就是注重和滿足人的社會性、經濟性和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全體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都得到充分發揮之際,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之時。

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就是要按照以人為本、自主創新、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要求,建立完善教育創新組織管理機構、工作機制和政策制度,統籌國民教育和國防教育規劃、優化配置軍地教育資源。建立完善從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到裝備采購、使用、維修、保障等環節,軍民高度統籌、充分協調的法規制度和標準。建立健全軍地教育協同工作機制、聯合培訓機制、共享使用機制,打造軍地結合、優勢互補、相互支撐、互惠共贏、產學研用一體化軍民融合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最大限度地把有限資源轉化為部隊戰斗力和社會生產力,為增強國家戰略競爭力提供最重要的人力支撐。充分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和價格杠桿,充分發揮投資、金融、證劵等工具對優質資源、優秀人才的激勵作用和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效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滿足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發展需要。

著力推進科技領域的軍民融合。科技領域軍民融合,必須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科技強軍的思想,與2030年躍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35年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和一流軍隊的目標相向而行,與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國家科技管理體制調整、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和武器裝備采購制度改革同步推進。

建立持續穩定投入的基礎研究與原創資助體系,制定吸引前沿科技人才積極參與基礎研究和原創發現的扶持政策。優先投資原創性的科學發現、顛覆性的新系統技術、多層次多技術融合的聯合作戰概念、對現役武器裝備作戰效能進行適應性系統改進與提升的解決方案,以及打破敵我雙方成本平衡的創新項目。

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術。集中國家和民間科學技術人才、資金、設施設備等資源,充分應用民營企業70%的技術創新成果,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商會協會聯盟資源優勢,組織形成各行業各專業國有和民間頂級高手組成的國家隊,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建設創新,協同攻克硬科學、黑科學、軟科學等基礎科學領域的一個個“哥德巴赫猜想”,盡快突破和創新軍民兩用集成電路技術、動力技術、太赫茲技術、核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生命科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網絡信息技術、衛星通信技術、量子通信與計算技術、隱身與反隱身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技術,打造能打勝仗的一流武器裝備,為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利益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強化軍民融合制度創新。僅有技術的突破,沒有管理制度的創新,難以保障技術創新的持續性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效益性。因此,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兩個輪子必須一起轉。在大力推進科技軍民融合與協同創新的同時,必須強化軍民融合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法規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創新。一要建立跨國界、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專業的軍民融合組織領導管理體系,建立融入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在內的所有人才、技術、資金、設備等資源的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發展規劃計劃管理制度,建立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先進技術和產品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維修的直接通道與機制。二要抓緊制定頒發軍民融合發展法和武器裝備采購法,明確優勢民營企業參軍的地位和作用,明確實施軍民一體化的國防工業和裝備建設管理體制和需求牽引、計劃調節、市場競爭、靶場試驗、戰場檢驗的武器裝備研制生產與采購運行機制,明確大型復雜武器裝備分系統與配套產品體系外包比例。三要建立完善軍民融合制度創新管理機構,制定軍民融合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軍民兩用技術體制、質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服務保障標準等,清理、修訂影響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國家標準、國家軍用標準和行業企業標準。

今年是建國70周年,也是毛澤東主席率領他的戰友們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92周年。毛主席在井岡山茅坪八角樓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光輝著作。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處于低潮,很多同志認為距離革命高潮尚遠的時期做這種建立根據地的艱苦工作為徒勞,而希望用比較輕便的、急功近利的流動游擊戰方式去擴大地盤、走出低谷。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面對生死存亡的抉擇,面對眾多同志甚至是一些高級將領發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毛澤東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著作。他說:馬克思主義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是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但我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有些人所謂“有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不可及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上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個嬰兒。這是一種堅定的信念,這是一種篤定的堅守,這是一種偉大的氣度。

從井岡山擁有41.18平方公里到紅旗插遍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艱苦奮斗了22年。22年增長22萬倍,每年平均增長1萬倍。是什么使他們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是一種崇高信仰、是一種責任擔當、是一種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革命情懷、是一種創新創造的至高境界。這是一種怎樣的投入?這是一種無私的投入、一種忘我的投入、一種對未來充滿希望、充滿自信的投入。

今天,我們正走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圍追堵截的新的偉大長征的歷史征程上,我們同樣需要一種崇高信仰和責任擔當,同樣需要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革命情懷,同樣需要創新創造的至高境界,同樣需要無私的投入、忘我的投入、對未來充滿希望、充滿自信的投入,去戰勝奮進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迎接新的長征勝利的曙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主席的著名論斷。“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科技是立國之本,教育是強國之根,國防是衛國之基。70年來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成就——天眼、蛟龍、墨子、嫦娥、北斗、微信、高鐵、航母、5G通信、飛天云操作系統、東風快遞、殲-20、運-20、直-20等重大科技成果光彩奪目。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設計、新戰略”。“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技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未來,新時代中國科技創新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必將建立在科學的創新體系、先進的創新文化、高效的創新體制、堅實的基礎條件、協同的創新平臺基礎之上,逐步形成開放、競爭、融合的科技創新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政策制度,集聚國內外科技領域不同所有制主體的頂級人才、領先技術和獨特產品,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強國、經濟強國和世界一流的人民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譚云剛大校 工程碩士 原空軍司令部軍事代表局副總工程師、高級會計師(技術4級)。歷任空軍某部后勤部助理、政治部干事,空裝駐航天二院中心軍事代表室副總代表、空軍軍械通用裝備軍事代表局綜合計劃處副處長。  全軍裝備采購管理專家咨詢組顧問、全軍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專業組顧問,軍民兩用技術全國理事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全國工商聯軍民融合專家委員會專家。曾任全軍軍事代表專家咨詢組副組長、全軍裝備理論研究專家組、全軍裝備價格專家組成員,裝備質量監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全軍裝備采購制度、價格制度、軍事代表制度改革論證評估和裝備質量監督、價格審核、資格審查以及軍民融合研究工作,裝備質量監督理論與實踐研究、裝備采購競爭機制研究等4項成果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獎。著作三部:裝備采購管理問題與對策論文集、全軍裝備采購干部培訓講稿集和裝備采購價格管理教材。近幾年,發表深入推進民參軍幾個重大問題的思考、軍民融合與教育創新等數篇論文,獲得全國軍民融合高科技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優秀論文獎。課題成果《國防科技工業和武器裝備建設改革發展必須朝向五個轉變》,被評為“2019中國國防經濟學年度優秀成果”二等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地講課60余次。

來源:戰略前沿技術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猛交xxxx免费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 久久成| 俄罗斯黄色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精品三区| 伊人网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加勒比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系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在线| 亚洲精品大片| 久久精品a| 午夜宅男宅女看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 久久riav.com| 日本三片在在线播放|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 视频一区久久| 国产大乳孕妇喷奶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婷婷尹人香蕉久久天堂| 91精选国产| 久草免费资源站|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一个人看的www日本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软件| 久久最新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国内外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男人av的天堂| 亚洲综合性|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