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工廠、5G+智慧電力、5G+智慧礦山、5G+智慧鋼鐵……隨著5G與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的不斷落地,兩者的融合發展已成為當前產業界探索的重要方向,并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意義重大
近日,工信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多處提到5G+工業互聯網,并鼓勵各地組織1-3家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深度對接合作,利用5G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
談到工業互聯網,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說:“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它對我們的生產組織方式和生產方式都帶來了變革性的發展,不僅帶動數字經濟的發展,還帶動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為2.13萬億元,帶動新增就業崗位206萬個,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占GDP比重達2.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11%,帶動新增就業崗位255萬個。
而5G作為引領我國制造業向工業互聯網轉型的“發動機”,對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上的技術支撐及融合發展,將有力推動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5G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5G+工業互聯網’對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說。
工信部在解讀《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就推動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問題時表示,從工業互聯網發展看,5G可有效滿足工業業務苛刻的安全性、傳輸時延及可靠性要求,支撐工業互聯網快速落地。特別是工廠內網改造方面,加快利用5G技術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將有效促進工業互聯網內網無線化、扁平化、IP化發展,顯著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水平。
“512工程”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記者注意到,工信部在《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中提出,要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此后其發布的《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再次提出,要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工信部兩次發文,強調要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
據了解,“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是指去年11月,工信部印發的《“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方案》提出,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垂直領域“5G+工業互聯網”的先導應用,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改造標桿、樣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
據了解,近兩年來,我國5G發展不斷提速。截至去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業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我國企業占比超過30%,位居首位。在5G網絡建設方面,截至去年12月,全國已開通5G基站12.6萬個。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已建成并運行5個國家頂級節點,標識注冊量已達11億,國家、省和企業三級聯動的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已與12個省進行對接,覆蓋企業9.1萬家,監測工業互聯網平臺135個。我國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平均設備連接數正在邁向百萬級,處于快速增長期。
5G與工業互聯網的加速推進,也為兩者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據劉多介紹,“我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起步早、基礎好,應用已逐漸由巡檢、監控等外圍環節向生產控制、質量檢測等生產內部環節延伸,已初步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為引領,魯豫一帶、川渝一帶、湘鄂一帶積極推進的‘兩區三帶多點’集群化發展格局。”
此外,在5G技術的推動下,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除汽車、通信與電子制造、機械、電力、軌道交通、航空、化工、家電、鋼鐵、船舶等制造業行業外,港口、能源等領域也成為“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重點。
應用場景不斷擴展
據了解,未來5G應用場景的80%會在工業互聯網,5G在工業控制、物流追蹤、工業AR、柔性制造等機器人應用場景起著重要支撐作用,5G將進一步打通設計、采購、倉儲、物流等環節,使生產更加扁平化、定制化、智能化。
“在5G技術的助力下,正改變著目前很多工廠的傳統流水線生產模式。”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5G應用專家任大凱舉例說,比如生產一個冰箱,按照工廠原有的生產線需要30道工序,而每款冰箱就算生產需求不同,也要按照流程走完30道工序,這樣不僅效率低,還增加了經濟成本。
“5G帶來的柔性制造改變了這種傳統流水線模式,工廠里的智能小車可以根據產品需求來調動工序流程,讓產品工藝控制更精準、靈活,解決了各個節點的溝通問題。”任大凱說。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