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我國首條用環氧樹脂材料鋪設的彩色道路在上海建成投用,這條連接中國2所著名高校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的非機動車道,作為環氧樹脂材料道路,在以其出色功能倍受歡迎的同時,更表明我國新型道路材料試驗初戰告捷,環氧樹脂因大規模道路應用而消費激增的時期不久就來到。
“顏色這么鮮艷,以后上學可放心多了?!痹谶@條被稱為政修路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上千名位復旦和同濟的同學騎著統一的嶄新自行車,在一條綠色的非機動車道上“散步”?! 拔覀冞@里自行車非常多,每天下午四五點更是人潮兇猛?!睆偷┐髮W有關人士表示,復旦和同濟的學生可以跨校選課、交流頻繁,而早晚高峰時原本馬路上車流量就大,存在一定的交通隱患。記者從楊浦區政府了解到,隨著大學校區、公共社區和科技園區之間的交流日益增進,連接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的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尤其是非機動車流量與日俱增。
為保障高校師生的交通安全、改善交通條件,楊浦區政府耗資500萬元鋪設了這條彩色道板的非機動車道,同時完善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志線,修繕了綠化區域。本條彩色非機動車道途經自國康路(同濟大學邊門)起,途經中山北二路、政修路橋、政修路、國權路,到邯鄲路(復旦大學門口),道寬2.2~2.4米,全長近一公里,總面積8000平方米左右。,這是上海也是全國第1條采用環氧樹脂材料鋪設的車道,具有面薄、防滑、綠色,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
環氧樹脂材料鋪設道路,此前在國內僅有少數零星小幅地塊應用,主要是在上海等地的公園中。正式鋪設車道供發揮交通作用,這是我國首次。環氧樹脂作為性能極為優異的材料,在我國曾較早用于室內地坪,如藍星新材料無錫樹脂廠50年代末即用自產材料鋪設防腐環氧地坪,比日本還早好幾年。但在環氧樹脂材料室外道路的應用中,卻落后于國外。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說,目前國內僅有環氧瀝青在發達地區橋梁(如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大橋)建設中有應用,但環氧樹脂在其中只是對瀝青起改性作用,不是主要材料。以環氧樹脂作為交通道路材料,在技術上要求極高,主要是要高度耐磨、能經受重壓,長年耐曬、能抗紫外線,這些絕非室地坪應用所能比擬。
據介紹,國外發達國家高等級公路、機場跑道很多用環氧樹脂鋪設,地基用鋼板打底,環氧樹脂則在預制場所按尺寸澆注,現場只需吊裝即可,縫隙用常用固化劑膠粘即可。鋪設和維修效率極高,水泥保養時間一般需1周,而固化劑固化1天足夠;且“塊料”損壞后可替換,損壞者也不會報廢,對損失部位填充澆注即能復原;同時價格反而比曾被稱為“黃金料”的環氧瀝青低廉。據悉,上海鋪設的我國首條環氧樹脂材料,采用的是國內產品,這是我國環氧樹脂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上海大學校區的環氧樹脂材料道路帶有試驗性質,有關部門將對材料和鋪設工藝進行改進。如該技術在全國推廣,則我國道路狀況將大為改善,而環氧樹脂更將迎來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