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勇報道:博鰲亞洲論壇近日發布《疫情與變化的世界》專題研究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之一,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突發性全球危機,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態勢,將加速國際關系和國際秩序演變,對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推動全球化進程深入調整。疫情促使各國強化治理體系與能力,加速改變社會面貌,凸顯人類社會的脆弱性和發展韌性并存。
報告指出,此次疫情在傳播和應對上是首個真正的“全球化疫情”。疫情在3個月時間里波及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了將近70億人口。疫情迅速擴散是全球化時代人員跨境流動和病毒具有較長潛伏期、存在大量無癥狀感染者的結果。同時,全球化也是各國聯合抗擊疫情的基礎,全球各地同步交流疫情信息,防疫物資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轉運。人類歷史上首次主動為傳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經濟的“暫停鍵”,給此次疫情打上了鮮明的“全球化”烙印。
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了人類健康、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等方方面面,是一場綜合性挑戰。總的來看,疫情后的世界不大可能會有根本性、顛覆性的不同。但疫情顯然將給世界帶來很多重大改變,它既加劇了一些消極觀念,也加速了一些積極趨勢,其影響不能一概而論,總體上將加速世界變局,使國際形勢更趨復雜。疫情前就已存在的大國競爭加劇、全球合作屢遇難題、民粹主義思潮蔓延等問題,在疫情后將會變得更加顯著。
報告指出,疫情急劇扭轉了2020年初世界經濟溫和增長的預期。疫情暴發以后,各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3月中旬以來,美國出現創紀錄的2645萬人申請失業救濟,使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新增就業數全部蒸發。疫情使全球股市和國際原油市場遭受重創。全球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引發金融和資本市場動蕩。
疫情給相關產業和國際貿易造成巨大損失。旅游、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和眾多中小企業受到沉重打擊。全球旅游業損失至少220億美元。全球航運業每周損失約3.5億美元。2020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可能減少逾6億噸,為35年來最大降幅。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可能下降多達32%。
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稱,此次疫情還可能使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增加近一倍,今年將達到2.65億。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維持全球農產品與食品的供應穩定,世界可能面臨食品危機。
報告認為,此次疫情提示人們,公共衛生安全、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需重新審視并更加重視非傳統安全挑戰,構建更完善的國家安全體系。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經濟中有安全、安全中有經濟,二者關聯日益緊密,有關決策必須統籌兼顧。在類似疫情應對中,若只顧保全經濟而忽略安全,將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若只顧安全而忽略經濟,又將導致增長停滯從而削弱維護民眾福祉的資源。
疫情再次凸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當中,應當維護人與自然的平衡,注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非僅僅追求片面的經濟增長。
在此次疫情綜合考驗中,亞洲國家迄今表現優于歐美。中日韓三國在疫情期間互相鼓勵和支援,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團結合作應對挑戰的榜樣。
報告指出,此次疫情之前,全球化已經遭遇巨大阻力。疫情助長了保護主義思潮,也促使一些國家重新審視產業布局與開放政策,加速了全球供應鏈本地化和多元化進程。后疫情時代的全球化將深入調整。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短期內仍難被取代,但國際分工體系和部分供應鏈將會縮短。亞洲、歐洲和美洲這幾大經濟板塊的區域內合作可能得到加強。政府和企業在促進開放型經濟過程中將更多考慮安全因素。長期來看,如何在效率與安全、區域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等方面把握平衡,是未來全球化調整的重要方向。
報告認為,全球化這一歷史大勢不會因疫情而終結,但其結構和內涵可能出現新的變化。涵蓋經濟、安全、社會要素更為包容的全球化將具有更強韌性和潛力。
疫情將促使各國提升治理能力。一是危機管理能力。疫情考驗各國政府在信息匱乏,形勢極不確定的情況下,在較短時間內作出準確判斷、迅速決策并果斷執行的能力。二是資源整合能力。疫情短期內迅速蔓延,政府如何統一部署、協調聯動、高效調配資源,直接影響疫情的防控進程。三是社會管理能力。有效阻斷病毒的傳播,需要民眾、家庭和企業積極響應并配合政府的防控部署。疫情對各國政府的社會動員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
報告指出,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生產和消費活動有望迅速恢復,不排除在一些領域會出現大幅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如果疫情在2020年得到控制,各國都將在2021年出現高于平均年份的經濟增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