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新基建”相關政策,引發廣泛關注。“新基建”涵蓋了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以及城軌交通,涉及了七大領域和相關產業鏈。同時還有部分觀點將其分類為信息網、交通網和能源網,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信息網;高鐵、城軌、城際為交通網;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電網為能源網。
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在“新基建”中,物聯網是毫無疑問的核心要素。有專家表示,“新基建”中所涉及的每個模塊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一方面,新型基礎設施的七大領域中,物聯網相關的數字基礎設施占據其四(5G、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另一方面,能源基礎設施(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交通基礎設施(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也需要物聯網等賦能。“新基建”的布局建設,必將為物聯網及其相關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將推動工業物聯網的加速發展。
工業一直被認為是物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中國制造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而工業物聯網成為了重要的趨勢。工業物聯網是通過工業資源的網絡互連、數據互通和系統互操作,實現制造原料的靈活配置、制造過程的按需執行、制造工藝的合理優化和制造環境的快速適應,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構建服務驅動型的新工業生態體系。
工業物聯網從架構上分為感知層、通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感知層主要由傳感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等器件組成,通信層主要由各種網絡設備和線路組成,平臺層主要是將底層傳輸的數據關聯和結構化解析之后,沉淀為平臺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對生產效率、設備檢測等方面提供數據決策。應用層主要根據不同行業、領域的需求,落地為垂直化的應用軟件,通過整合平臺層沉淀的數據和用戶配置的控制指令,實現對終端設備的高效應用,最終提升生產效率。
工業物聯網背后的邏輯是日趨成熟的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整合應用,通過工業資源的網絡互連、數據互通和系統互操作,從而實現制造原料的靈活配置、制造過程的按需執行、制造工藝的合理優化和制造環境的快速適應,大大提升工業的效率與數據獲取的準確性與及時性,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構建新工業生態體系。
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8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高速增長,復合增長率達20.9%;2018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高達91億個。據GSMA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包括蜂窩及非蜂窩)聯網數量將達到252億個。在2019年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全球15億臺蜂窩網絡連接設備中9.6億臺來自中國,占比64%。
可以看出,我國工業物聯網產業發展已走上了快車道,如何進一步挖掘應用場景,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有效支撐“新基建”的落地推進,將是下一階段工業物聯網產業要探索的主要方向。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0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