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價值不斷顯現,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將上云納入企業發展的“必選項”,為此,工業云市場規模節節攀高,取得持續增長。不管是互聯網企業跨界,還是傳統的工業企業轉型,大家對于“云+”的前景都非常看好,紛紛開啟對工業云市場的搶占和布局。這也意味著傳統工業模式正面臨著顛覆,工業云將為企業步入數字化時代帶來更多新的可能。
進入2020年以來,中國經濟正在遭受巨大的下行壓力。特別是制造企業,人力、資源、運營成本等居高不下,其不得不探索新的發展路徑,迫切需要通過提高產品的創新力和品質來重構企業競爭力。基于工業云在效率、成本、靈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優勢,以及越來越多的工業云應用成功落地,制造企業向云平臺遷移的需求正變得日趨急迫。
2020年6月19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工業云市場跟蹤(2019下半年)》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工業云市場規模達到28.7億美元,同比增長59.8%。其中,工業云解決方案市場增速高于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分別達到70.7%和55.5%。賽迪顧問數據也顯示,由于我國大規模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未來三年相較于其他行業,制造業的云化程度增速將最快。
工業云不僅要為工業現場數據采集、傳輸以及在云端的數據存儲、處理及分析等各個環節提供基礎技術支撐,還需要串聯起各個生產、控制、管理環節,降低制造業企業實現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術門檻,監管項目的建設實施速度。從其價值可以看出,工業云包羅很多,需要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管理、5G通訊、自動化軟件、安全防御等諸多信息化技術支持。而其中“數據中心+虛擬化技術”最為關鍵,不可或缺。
“數據中心+虛擬化技術”為何成為關鍵?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計算能力如同水、電等生產資料一般,是最根本的社會基礎設施之一。作為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數據中心是承載數字計算力、各行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保障設施,是搭建信息化平臺的重要前置條件。數據中心平穩運行是開展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當然也是工業云成功應用的關鍵一環。
而虛擬化技術是云計算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是將各種計算及存儲資源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其中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可以使一個物理服務器虛擬成若干個服務器使用;存儲虛擬化的方式是將整個云系統的存儲資源進行統一整合管理,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存儲空間;應用虛擬化是把應用對底層系統和硬件的依賴抽象出來,應用程序運行在本地應用虛擬化環境中時,這個環境為應用程序屏蔽了底層可能與其他應用產生沖突的內容;此外還涉及平臺虛擬化、桌面虛擬化等,虛擬化技術的能量可見一斑。
伴隨全球云計算在各行業的縱深發展,我國工業云開發已呈現出升騰之勢。國內一些知名企業開始涉足工業領域,如騰訊牽手樹根互聯的“根云”,阿里協同徐工打造的“Predix”工業云,百度的開放云平臺“天工”、華為的華為云工業智能體等。另外在工業領域有深厚積累的自動化企業也早已洞察工業云的廣闊前景,基于自身在工業領域的深耕經驗,開啟工業云市場的布局。如西門子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IoT)MindSphere,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平臺,發那科與思科、羅克韋爾自動化的FANUCIntelligent Edge Link and Drive(FIELD)system,菲尼克斯電氣的ProfiCloud云平臺等。
企業上云大都是為了快速靈活的支撐業務需求,提升設計和生產效率并降低成本。以華為工業云為例,在廣東拓斯達,通過與華為云合作推動ERP上云,已實現將ERP、MES、CRM、PDM、OA等信息系統全部連接起來,以一個可無限擴展的智能化云平臺承接新的業務。九州醫藥集團為改變傳統低效的人工揀貨方式,利用華為云的倉庫揀零路徑規劃服務、路徑規劃服務、智能裝車服務和倉庫入庫儲位優化服務,將揀貨員的揀貨效率提升30%,車輛裝載率提升10%,輛車平均派送能力提升近5倍,大幅節省了揀貨成本。
從越來越多的工業云成功案例來看,目前企業上云的基本技術條件已然成熟,而能夠提供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定制化工業云解決方案才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相信,工業云還將為工業創新和產能提高帶來新的機遇,在萬物互聯時代助力生產力提升,創新企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營銷和管理方式。未來,云將成為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