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專家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論壇會議現場
6月3日,在中國科協和北京大學的支持下,由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科學文化論壇”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本屆論壇邀請了國內來自醫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抗疫與科學文化建設”這一主題,就抗疫中的科學文化和疫情后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展開廣泛交流和深入討論,為決勝疫情和增強科技創新動能匯聚智慧和力量。
抗疫彰顯——中國科學的飛速進步和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
“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斗爭的銳利武器,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凸顯科研攻關對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的關鍵支撐作用。
這次論壇上,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韓啟德院士表示,“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中國抗疫取得顯著成效顯示出中國科學的飛速進步”。
他舉例說,新冠疫情伊始,中國科學家僅用一周時間就分離出致病病毒,準確測出它的基因序列,鎖定致病原,并第一時間提供核酸檢測方法與試劑,檢測面大幅提高。與2003年SARS發生時相比,這樣的水平與效率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湖大學等多個科學家團隊迅速獲得原創性的重大研究成果,為我國堅定不移貫徹自己的抗疫方針提供了強大的科研支撐。
新冠疫情不僅對醫療衛生提出了重大科技需求,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也都在催生科技創新需求。疫情發生以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技術與應用等一批高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實現“云監工”“遠程會診”的5G網絡技術,實現大人流量場合快速、有效、安全測溫的“AI+紅外測溫技術”,以及用于開展疫情發展趨勢預測和防控策略選擇,使潛在傳播危險更加可視化的大數據應用技術等,這一個個能夠看到的鮮活案例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創新力量。
“這次疫情使中國互聯網技術再次出現飛躍,具體表現在互聯網技術的大量應用和數字科技賦能,比如數字科技助力診斷治療和疫情防控、提供生活保障和娛樂消遣、支撐復工復產和數字轉型等?!北本┐髮W講席教授彭波說。
除了科技進步這一有力武器之外,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也是戰勝疫情的關鍵利器。多位專家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一次重要檢驗,也是一場公眾科學素養的大考。我們能夠在抗疫中取得如此高效、全面的成果,與全民科學素質的飛速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2018年9月,中國科協發布的第十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8.47%。而這一比例在2015年第九次調查時為6.2%,2010年時為3.27%。
韓啟德認為,持之以恒的科普工作和不斷增強的公眾科學素質為我國決勝疫情奠定了基礎?!爸袊鴱V大科技工作者堅持‘科學防治’原則,倡導科學防疫方法,精心提供各種形式的‘硬核’科普,是抗疫的最佳助攻。中國公民尊崇科學、主動獲取科學知識、自覺遵守‘科學防控’要求,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后防線?!?/p>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延東則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們團隊在今年2月至4月初兩次對湖北省疫區居民進行的追蹤調查,其中一項內容為公眾的科學認知、態度和評價。他介紹說,公眾對有關疫情防護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進展情況非常關注,相當一部分公眾能較好地掌握疫情的基本科學知識;六至七成公眾對新冠疫情有正確認識,科學素質有助于提高對謠言的“免疫力”;公眾對科學家高度信任,對依靠科學戰勝疫情充滿信心,超過九成的公眾認為科學家提供的信息更可信;超過八成的被訪者認可我國科學家在此次疫情應對中的總體表現,科學家公眾形象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得以提升。
不斷提升的中國公眾科學素質背后是廣大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科普工作。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院士在論壇上介紹,1月20日至5月21日,中國科協通過科普中國等平臺和各類新媒體開展的應急科普傳播,總瀏覽量超73.58億人次??破罩袊B續兩個月登頂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人民號”影響力排行榜總榜和政務榜的“雙榜首”。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創新院)院長任福君教授也介紹了他們的一個團隊持續開展的一項工作——宣傳中國科學家精神?!懊鎸σ咔橥话l事件,僅創新院主辦的中國科學家立體傳播矩陣,短時間就發布了585位科學家2249篇推文,總閱讀量達到了2196.8萬,多篇原創作品閱讀量10萬+,比如《聞玉梅院士: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病毒可以把一個國家的人民打倒》推文閱讀量達到76萬。”任福君說。
這次新冠疫情讓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正如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發言中所說,“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國科技界同仁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協同創新,集智攻關,取得許多重要成果。不僅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體現我國在弘揚科學精神、建設科學文化上的積極成效”。
達成共識——科學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堅定創新自信的重要源泉
科學文化是由科學共同體圍繞科學活動所形成的一套價值體系、思維方式、制度約束、行為準則和社會規范??茖W文化的核心是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理性質疑、實證以及對結論的普遍性、確定性要求。
“科學文化是人類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孕育和激勵科技創新的‘土壤’,是公民具備科學素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社會理性、提高公民素養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還是世界各國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取得共識的基礎。”韓啟德說。
科技部黨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李靜海院士在發言中表示,學界內部雖然存在對科學文化的多樣性理解,但其核心要義比較一致,即科學文化是科學共同體公認價值理念和共同行為準則總的體現,是科學發展巨大的力量源泉。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孕育于科學共同體內部的科學文化日益壯大,逐步成為西方社會的一種主流價值觀。中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燦爛文明,但在現代化進程中,由于未能與傳入中國的科學文化有效融合共生、使其成為主流文化的核心內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科技事業的發展和國家現代化進程。
如今,越發明顯的是,科技興則國興,科技強則國強。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若要不斷催生更多創新創造動能,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就必須擁有與之相宜的科學文化“土壤”。
懷進鵬指出,我國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迫切需要科學文化提供精神動力。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也表示,世界科技發展歷程表明,科技強國的形成無不伴隨著科學文化變革和制度創新,沒有世界一流的科學文化,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強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科技事業較長時期內的核心發展目標,全面推進以科學文化為核心的科技軟實力的提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
增強文化自信,堅定創新自信,需要讓科學文化成為中國文化傳承的核心要素,不斷探索和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科學文化,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為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使科學文化建設成為增強文化自信、堅定創新自信的重要源泉。
直面問題——科學文化建設滯后于科技發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乃至全球衛生、經濟、文化、政治等都遭受了重創。疫情是一次大考,其中暴露出大量科技與社會、科技與經濟、科技與文化的問題,值得深入反思。
今年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p>
韓啟德表示,這次論壇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就是要從疫情中充分汲取經驗教訓,多維探討新局勢下科學文化建設的新趨勢與新挑戰,明晰科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努力推進新時代科學文化建設,為決勝疫情和增強科技創新動能匯聚智慧和力量。
雖然專家們是從各自不同領域總結抗疫中的經驗教訓,但基本都與科學文化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榮休教授唐金陵說,科技主導的文化決定了控制疫情的思路?!翱茖W技術的巨大成功使得科技成了現代商業社會文化的重要元素,遇到問題時,首先會想到科技而輕視人文,會重視奇異的新知識而冷落古老樸素的智慧,會更重視專才而不是通才,會更重視道理的通順而不是實際的效果。這些顯然是科學文化滯后于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問題?!?/p>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研究員在談到后疫情時代中國面臨的科技風險與挑戰時說,受傳統教育模式長期影響及現實國情制約,我國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仍舊存在,素質教育尚未得到全面貫徹實施。當前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建設世界科技中心的人才需要,是我國在未來科技事業發展和人才競爭中存在的風險點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陳國強直言,當今醫學文化和科學文化的最大問題就是姿態不高,追名逐利的姿態扭曲了學者為中國崛起而奮斗的心態,導致科學生態的逐漸失序。
李靜海認為,隨著我國科技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也逐步認識到我們在科學文化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甚至這個差距已經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
洪大用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科學精神亟待強化、科學理性亟待涵養、科學素質亟待提升等現實。比如“熏醋殺毒”“煙酒防毒”等流言,非理性搶購藥物等社會亂象,都是公眾科學素養不高、醫學衛生知識匱乏的表現。
陳國強認為,這些非理性行為以及早些時間的醫鬧等諸多社會現象,都與科學文化不發達、公眾缺乏對自然和科學的正確認識、沒有構建起健全的社會理性有關。
韓啟德指出,由于歷史和其他種種原因,我國科學文化相對落后,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科學技術自主創新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國科學家群體在科學文化上不足的一面。他舉例說,在有些關鍵時刻未能挺身而出堅持自己的科學主張,維護科學的尊嚴;科研協作精神不夠,很多項目同時展開,各行其是,結果造成臨床病例數不足,不能得出理想的結論;疫情發生后成千上萬的研究項目上馬,出現大量低水平重復研究,真正具有原創性、顛覆性或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還不多;我們國家的科技政策過于強調實用與短期效應,對基礎研究重視和投入嚴重不足,也間接縱容了急功近利的學術風氣。這些不足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和總結。
對于科學界存在的問題,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周程,從人類發現首個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的歷史過程獲得的啟示進行了闡釋?!霸谘芯繜煵莼ㄈ~病毒的過程中,科學家都或多或少地得出了一些符合事實、頗有價值的結論,但他們的論文或報告中也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也即沒有一篇論文或報告不存在過失,沒有一位科學家的見解完全正確?!敝艹踢M而指出,“一味地迷信科學理論和盲從科學權威無助于我們深入探索未知世界、認識科學真理,也無助于我們有效解決當下所面臨的諸多現實難題。”
韓啟德總結說:“一直以來,科學文化建設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公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不高,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板’,也是在這次大疫中出現一些非理性行為的根本原因。”他強調,如何加快形成與我國科技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科學文化氛圍和環境,進一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激發創新發展活力,從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堅實支撐,是當前亟待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建言獻策——推進新時代科學文化建設的路徑思考
新時代,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科技舞臺中央,中國以大國形象崛起之時,應該如何不斷塑造和展示與大國相匹配的科學文化形象,如何以科學文化引領科技強國建設,已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話題。
對于這一話題,專家們結合此次抗疫重大社會實踐,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李平提出了后疫情時代中國科技發展的六大戰略重點,其中之一即是“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培育創新友好的社會環境”,具體包括多層次推進創新文化建設、加強崇尚科學價值引領、優化學術環境建設和培育良好的創新生態。
同時他還提出了后疫情時代中國科技發展五大戰略舉措,其中之一是“加強學風作風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發揚學術民主;減少行政化管理,發揮科研單位自主權;完善科技獎勵制度,發揮創新價值的導向作用。
陳國強指出,我國當前面臨的科研原始創新能力乏力,科研道德和學風方面弊病叢生,科學生態建設刻不容緩。必須摒棄浮躁與功利的心態,回歸科學本位,讓科學文化從“圈子文化”走向“社會文化”、從“自我發育”轉向“主動培育”、從“知識補給”轉向“能力提升”。
任福君強調,講好科學家故事,是弘揚科學精神、建設科學文化、樹立科學家社會形象的必要手段、方法和途徑,是后疫情時代中國科學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應緊扣時代脈搏,充分挖掘反映人物精神特質的觸發點,讓科學家的故事既見性格風骨,更見家國情懷,彰顯力透紙背的“時代大格局”。
李靜海結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下簡稱基金委)近年轉變學風的工作實踐,深感科學文化的涵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效的。他提出,就當前而言,還是應該從制度著手,通過制度形成約束,約束促進自律,自律養成習慣,習慣成為文化。
他進一步強調,加強學風轉變是促進科學文化建設的關鍵,也是優化我國學術生態的切入點。他介紹說,基金委正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轉變學風作出的重要指示,圍繞教育、激勵、規范、監督、懲戒五個環節,針對申請人、評審專家、管理工作人員和依托單位四個群體,積極推進實施比較系統的學風建設行動計劃,以此引導科研工作者樹立唯實求真、篤志創新、理性守正的科學精神,系統進行科學文化建設。
周程說,在互聯網時代,網民一方面喜歡批評與謾罵,另一方面又喜歡追星與“造神”。而追星與“造神”會使部分明星科學家的自我認知出現偏差,當這些明星科學家被民眾“封神”、成為難以被挑戰的科學權威之后,科學的發展就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他提出,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中國科學家更有必要直面科學研究的局限性、科學認知的漸進性和科學知識的情境性,支持在科學共同體內部建立平等對話與合作交流的糾錯機制,防止被互聯網思潮所裹挾。
韓啟德說,當網絡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信息源時,我們看到,個人情緒的宣泄常常壓過了對基本事實的尊重和理性思考,一些違反科學常理的謠言有時得以大肆泛濫。更加令人痛心的是科學家在網上遭受無端“圍毆”。當我們的科學家們在為防控新冠疫情忘我工作、攻堅克難之時,卻要面對來自網絡的流言蜚語和罔顧事實的指責。
對此,韓啟德呼吁:“建設科學文化,需要全社會對科學的理解與尊重,需要對科學家的理解、尊重與寬容。要保證科學技術專業機構在自己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和行使職權,保持它們的獨立性與權威性?!?/p>
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全球化危機都會加速科技進步,催生新技術變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后疫情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的巨大需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科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厚植科學文化“土壤”,加快推進科技強國建設,為中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一句話總結
論壇快結束時,各位專家對本次論壇進行了一句話總結——
任福君:講好公共衛生領域科學家的故事,塑造好公共衛生領域科學家的形象,推動公共衛生領域事業的發展。
李平:科學防疫,全民支持。
周程:應該把提高公民的理性思維能力當作突出問題來堅持不懈地抓。
唐金陵:我感覺我們科學發展應該提供價值,健康和生命是人類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希望科學發展圍繞這些重要價值而發展。
彭波:數字技術支撐,構建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萬里長城。
趙延東: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在理性和對科學反思基礎上構建我們科學家的形象。
論壇報告題目
【特邀主旨報告】繁榮科學文化,建設科技強國(懷進鵬)
醫學教育與科學文化(唐金陵)
后疫情時代的創新發展態勢(李平)
抗疫啟示:國家治理與數字領導力(彭波)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任福君)
疫情中公眾對科學的認知、態度和評價:基于對湖北一萬二千名居民的問卷調查分析(趙延東)
從首個病毒的發現看5G時代的科學文化建設(周程)
疫情呼喚加強科學文化建設(韓啟德)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