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首屆中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峰會在“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城南京盛大召開。本次峰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指導,中國自動化學會、東南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專業委員會、東南大學學習機器研究中心、北京西普陽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云智控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承辦;匯聚了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近500位專家學者,以及全國40余所人工智能學院的院長參會。
峰會開幕式由原央視科教頻道主持人國曉飛主持,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成紅,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陳杰,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總會計師丁輝,東南大學特聘教授、大會主席、CAA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專委會主任孫長銀致辭。
峰會開場報告由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教授帶來,題目是《混合增強智能:協作與認知——如何構建人機的互信和新的機器學習方法》。鄭院士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面臨的挑戰,從人機互信的基本問題、選擇性注意機制問題、常識的理解問題以及面向場景理解的混合智能計算架構四個方面展開,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并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在這方面的整體工作。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的報告題目為《人機共融流程工業智能系統——人工智能賦能流程制造》。報告以需求驅動、應用導向為目標,提出了當前流程工業制造系統智能化的主要研究內容和關鍵技術,包括:并給出了工業應用示例。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在會上作了《高端制造機器人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報告。高端制造機器人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體現。報告概述了高端制造機器人的關鍵技術難題及發展前景與趨勢,探討了我國高端制造裝備現狀,介紹了高端制造視覺傳感器、機器視覺檢測、嵌入式網絡化高精度運動控制系統等技術的最新研發進展,并闡述了制約目前高端制造機器人研發所遇到的瓶頸問題及可行性解決方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三處副處長吳國政在《我國人工智能研究基金資助情況與展望》報告中,主要對四個方面的工作進行了詳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化改革思路,人工智能學科布局與資助情況,智能車、腦機接口等研究實驗活動以及AI與交叉學科研究。報告系統地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深化改革方案與思路,指明了新時代科學基金資助導向,并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通過完善評審機制、優化學科布局,推進形成具有更高資助效能的聯合基金資助體系。
歐洲科學院院士陳俊龍教授在題為《多模態情感智能分析及其在精神評估及教育的應用》的報告中指出,利用包括表情、基于EGG腦電信號的生理數據等在內的人體行為數據所開展的基于深度學習和寬度學習的多模態情感識別研究和相關進展。報告揭示了數據背后的感情類型,讓機器可以完成“看臉色”、“聽口氣”等任務,相關研究在智慧醫療、智慧教育和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并深入的應用。
中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峰會,旨在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實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午,峰會還組織了“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學術帶頭人研討會”、“智能信息物理系統研討會”、“區塊鏈賦能智慧教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研討會”與“人工智能學科與專業建設研討會”五個主題論壇。作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領域大型高端交流平臺,首屆中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搭建了跨行業跨領域交叉融合、產學研思維碰撞的交流與對接平臺。
本次峰會著力于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促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工程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與教育深度融合、為教育變革提供新方式,從而引領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技術示范應用。峰會為不斷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十四五規劃和信息領域中長期規劃,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搭建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