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工業互聯網與5G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成功召開。本此論壇由中國科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島市政府共同承辦,山東省自動化學會、青島市科協、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協辦。全國政協常委、國際核能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張勤,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飛躍研究員,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成紅研究員,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耿濤,青島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王建,平度市人民政府市長趙興績,青島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崇江,平度市副市長徐君,棗莊科協副主席王金山等領導出席論壇。來自海內外自動化、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企業代表、地方協會、兄弟學會代表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會員代表共計3.3萬人次參加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上半場由浙江大學教授陳積明教授主持。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院士、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耿濤、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成紅研究員、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王飛躍研究員分別致辭。
首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致歡迎辭,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與感謝。鄭院士指出,新冠疫情的來襲,讓2020年變得不平凡,這個特殊時期更加凸顯了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強大能量,尤其是在支撐產業鏈協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也加速了互聯網技術的落地應用。希望線上線下所有參會者,能夠珍惜和利用此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并有所收獲。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耿濤代表青島市人民政府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青島作為“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將充分利用建設“科創中國”試點示范市的有力契機,加強與中國自動化學會的會地協作,推動創新要素精準對接,促進工業與互聯網、5G深度融合,共建新型賦能組織,放大“后年會效應”,共同助力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成紅研究員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重要基石,對未來工作發展產生著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希望借此次論壇之機,為推動我國5G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特別是與工業制造的深度融合貢獻力量。
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王飛躍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5G、工業互聯網與制造產業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增強工業生產設備及單元的智能化、傳感與互聯,高效率、低時延地提升工業生產制造流程的自動化水平,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的大發展,這與青島打造“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戰略目標相得益彰。中國科協與中國自動化學會歷來重視并大力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工業互聯網+5G應用落地亦深耕多年,希望本次論壇能夠真正促進工業互聯網+5G的產學研合作落地。
在此次開幕式上,王成紅研究員代表中國自動化學會發布了2020年度自動化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國自動化學會嚴格貫徹落實《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經過廣泛征集、專家推薦委員會遴選、學術組評議、常務理事終選等四個環節,最終遴選出1個重大科學問題及5個工程技術難題。希望通過發布上述領域問題與難題,能夠推動自動化、信息與智能科技領域專家學者對上述問題的研究力度,為我國自動化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助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中國科協2020年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發揮“一體兩翼”組織優勢,中國自動化學會于今年3月正式牽頭成立“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團”,組織服務團專家,開展多層次、多模式、重實效的科技服務工作。借此次論壇之機,中國自動化學會分別與青島市科協、平度市人民政府以及棗莊市科協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大會報告環節,格里菲斯大學綜合與智能系統研究所的名譽教授Ljubo Vlacic教授以線上方式帶來了大會的首場報告,題為《Cyber-Resilien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他指出,由于交叉通訊技術的不完善、不同的商業和地緣政治利益之間的矛盾、及對運輸系統進行集成的需求導致運輸系統容易受到網絡攻擊。而計算機科學家和IT專家往往試圖通過開發旨在保護系統免受網絡攻擊的算法來解決該問題,但這種解決方式本身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不安全。針對這一問題,Ljubo Vlacic教授從控制系統理論的角度就如何通過算法解決網絡彈性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
接下來,全國政協常委、國際核能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張勤作題為《DUCG全科臨床輔助診斷系統簡介》的報告。報告指出,AI全科臨床輔助診斷系統可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分級診療”中“基層首診”正確率、實現就近早治、“90%大病不出縣”、為“健康中國”提供技術支撐,通過賦能基層醫生達到三甲醫院專家水平,極大地避免大醫院交叉感染,一鍵生成結構化標準化病歷,知識庫模塊化構建方式使DUCG易于維護更新。并指出該系統目前已在山東膠州和重慶忠縣落地使用,效果良好。
武漢大學張俊教授作題為《工業智聯網:從數據互通到知識協作》的報告,闡述了工業網聯產生的時代需求和技術背景,探討了工業智聯網的基本概念、內涵與體系框架結構,并從信息系統、知識工程系統、可信人機混合智能系統三個大方面闡述了工業智聯網的技術與應用,最后以能源管理系統、電網調度、交通-電力 兩網互動等場景能源工業智聯網的應用方法和范例。
濟南大陸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荊書典作題為《工業互聯網儀表服務平臺助力全面質量提升》的報告,指出工業互聯網是國家基于時代發展要求規劃建設的新一代互聯網,不僅可以解析IP,還可以解析ID,能夠真正實現萬物互聯。并就儀表行業標識解析服務平臺建設、物聯網計量產業發展及資源共享提高質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下午的論壇由武漢大學張俊教授主持。首先,由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海霞教授作題為《5G賦能工業互聯網》的報告。張教授從5G與工業互聯網的歷史背景出發,分析兩者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國家戰略意義,并針對5G關鍵使能技術,如低時延高可靠數據傳輸、MEC移動邊緣計算、大數據分析等,以及5G工業互聯網融合下新得網絡架構及新應用場景進行了介紹,并簡要闡述了團隊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
德國歐德神思(CODESYS)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孫偉杰作題為《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的報告,就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等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并重點就智能制造的特點與內涵進行分析闡述。將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于生產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借助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實現機器之間、機器與系統、企業上下游之間實時連接與智能交互,同時也實現了面向工業體系多個層級的優化。
中國移動設計院5G專家李建元教授作題為《5G賦能制造、智慧引領未來》的報告。就5G相關關鍵技術、5G和工業互聯網的結合、工業互聯網洞察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他表示5G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意義重大,融合產生的空間也會很廣闊。5G的這種大帶寬、低時延、海量數據的特性,能夠為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創新應用提供關鍵支撐和重要機遇。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張華良研究員作題為《工業互聯網支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報告,就工業互聯網5G的相關內容及如何有效利用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成功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他指出工業互聯網不僅是一張信息網,更是互聯的工業系統。工業系統必將由“信息網絡支撐的互聯智能”向”知識驅動的自主智能”發展。
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段海波高級工程師作題為《數字孿生體的標準化進展和展望》的線上報告,他指出數字孿生體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關鍵使能技術,通過構建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的閉環賦能體系,將豐富數字經濟的要素資源體系,展現出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巨大潛力。報告簡要概述了數字孿生體概念和技術的發展歷程,介紹了相關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工作組概況以及數字孿生體相關國際標準制定工作進展,并對我國數字孿生體的標準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
最后,國立波多高等電子、計算機信息與無線電通信學院名譽教授Mohamed Najim作題為《On Forty Years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Scholars In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的線上報告。報告回顧了其與中國系統控制工程學者們結緣的四十年,并希望能為中國系統控制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現代工業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本次會議圍繞國家“互聯網+先進制造”創新驅動戰略,聚焦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加強工業互聯網的交流合作和協同創新,打造工業互聯網產學研用的橋梁和紐帶,全方位展示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成果,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