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深入實施,為進一步提升國家智能制造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我國不斷通過更換智能化生產設備來加快傳統制造業的自動化升級。工業機器人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支撐,備受關注。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自2017年末開始持續下滑,2018年9月開始負增長,并持續低迷。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組工業機器人產量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過后,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快速恢復,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大幅增長10.3%,其中5月份,工業機器人產量17794.0套,同比增長16.9%。這預示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復蘇拐點已現,行業回暖信號明顯。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猶如一把雙刃劍,充滿挑戰也潛藏機遇,通過疫情我們認識到制造業的變革勢在必行,傳統的粗放型發展已不再滿足市場所需,提升整體產業水平迫在眉睫。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模式實現升級的關鍵所在,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后疫情時代,隨著智能制造的不斷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不斷得到創新,工業機器人逐漸在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場景落地并發揮更大作用。智能化、數字化趨勢正推動工業機器人從搬運、裝配等傳統應用領域向更加智能化、精細化的先進制造領域快速延伸。總體而言,疫情危機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近年來,全球迎來以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區塊鏈、5G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創新成為時代主旋律。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產業起步較晚,在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等方面與國外還有較大的差距,要跟上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步伐,唯有不斷創新、加快推進,力爭在若干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來自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 34.2萬臺,本體市場規模達557億元,系統集成市場達1672億元。根據測算,預計到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達200臺/萬人,密度復合增速20.5%;預計2019~2024年本體銷量復合增速18.5%,本體與系統集成收入復合增速將達12.6%。未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將會逐步釋放。
工業機器人是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同時也是提升國家實力與競爭力的核心裝備。相信,在后疫情時代,智能化和創新將驅動工業機器人加速發展,未來可期!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0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