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在日前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強調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并重點闡述了愛國精神和創新精神。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去年5月,黨中央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這六個方面,構成了科學家精神的主要內涵,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必將進一步鼓舞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愛國是科學家精神的第一要義。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精湛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野,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從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到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杰出科學家,都是愛國科學家的典范。殷殷愛國情,拳拳赤子心。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就一定能匯聚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磅礴力量,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光榮業績。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更加需要大力弘揚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樹立敢于創造的雄心壯志,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創成果,為不斷豐富和發展科學體系作出貢獻。”極大調動和充分尊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精神,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使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成為自覺行動,在解決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頸問題上強化擔當作為,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我們就一定能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夠自覺踐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砥礪“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激揚“敢為天下先”的創造豪情,勇立潮頭、銳意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