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國家高新區要優化布局,攻克一批支撐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產品,涌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和一批創新型特色園區。
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園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是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出的階段發展目標和勾勒出的發展路線圖。
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30多年來,國家高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積極創新體制機制,開展政策先行先試,探索出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措施和好的經驗,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
數據顯示,2019年,169家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8.3萬億元,園區生產總值達到12.2萬億元,相當于全國生產總值的12.3%,比“十二五”末提高了0.6個百分點。
但是,“距離2025年的發展目標,國家高新區還有比較漫長的路要走。”中國科學院戰略咨詢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主任劉會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中,最大的短板在于能否突破重點行業‘卡脖子’技術。目前,我國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日益凸顯,國家高新區在關鍵技術、前沿技術上原創成果還不足,形成的國際標準較少。”
他表示,國家高新區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優化產業結構,解決關鍵領域內重點行業技術難題,推動我國核心技術領域高質量創新發展。
開放創新亟待加強
如何推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加大開放創新力度等方面推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雖然國家高新區在30多年來的開放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也積累了許多經驗,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亟待加強。”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副總經理王志輝告訴記者。
“對于國家高新區來說,開放合作分為兩個層級,包括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其中,對內開放是要在當地發展和區域之間協同發展方面承擔不同的角色。”王志輝說,比如,國家高新區要打造更多集中連片、協同互補、聯合發展的創新共同體和高能級平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當地要全力打造創新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成為引領帶動當地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載體;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方面,國家高新區要積極探索異地孵化、飛地經濟、伙伴園區等合作機制,承擔起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重要節點作用。
而在對外開放方面,國家高新區要在新形勢下探尋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的新路徑。
“國家高新區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鼓勵更多的創業者、投資者。”王志輝表示,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作用,加強先行先試,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和審批備案事項,放寬市場準入,簡化審批程序,試點放寬更多領域的外資準入和投資比例限制,復制推廣自貿區、自創區相關試點政策,以更大的改革魄力,培植對外合作新方向新熱點。
“要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王志輝說,國家高新區要加強與日本、韓國、德國、新加坡、以色列等歐亞創新強國進行科技交流與合作,通過共建海外創新中心、海外創業基地和國際合作園區等方式,加強與國際創新產業高地聯動發展,加快引進集聚國際高端創新資源。要引導企業主動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變革,服務好園區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標準和規則制定,拓展新興市場。
此外,國家高新區還要主動參與國際抗疫合作,深入推進國際科技合作。“現階段,國家高新區要進一步主動參與國際抗疫合作,重點支持相關企業與國際組織機構開展以疫苗臨床研究等為重點的科技合作,在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應對中做出高新貢獻、展現高新擔當。”王志輝表示。
建設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園區
2006年,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動方案》,將中關村科技園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深圳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西安高新區和成都高新區6家國家高新區作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此后,在2015年和2018年,又分批增加杭州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合肥高新區和廣州高新區進入試點,形成了10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的格局。
“對于發起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的試點園區而言,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 確立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目標,實質是對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戰略目標的承擔和承諾。”中國科學院戰略咨詢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創新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常海告訴記者,檢驗其建設成效的標準,應當是我國高科技產業是否躋身世界一流,高精尖技術是否自主,企業是否占據價值鏈高端。如果這些目標沒有實現,即使園區經濟增速再高、人均GDP再高、城區再漂亮,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建設也是失敗的。
對于《意見》中提出“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園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朱常海解釋說,“這實際上是從園區整體發展水平、產業實力和治理能力3個方面對國家高新區中長期發展目標作出設定”。從中長期來看,國家要求國家高新區在發展水平,尤其是產業發展水平上不僅要有相對于國內其他區域的領先優勢,更要在全球范圍躋身一流和高端。
“這就要求國家高新區必須在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高精尖產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沒有這些具體領域的突破,這兩個總體目標就很難實現。”朱常海表示。
關于“實現園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朱常海說,從整體來看,國家高新區治理體系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還有待提升,而體系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正是現代化內在要求,因此,面向2035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國家高新區還要加強探索,并且要善于總結,善于將非正式的經驗探索轉化為正式的制度安排,打造現代化治理的“中國之治”樣板。
關于《意見》提出“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王志輝告訴記者:“以國家高新區目前的狀態,國家高新區要把握前沿趨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力爭在若干領域走在世界前沿。國家高新區在發展新興產業過程中,要持續探索新模式、新打法,要隨時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對于新產業新業態探索實行包容審慎監管,要重視應用場景建設,通過不斷試錯迭代、應用示范推廣來支持新興產業發展。”
同時,國家高新區要集成大中小企業、研發和服務機構力量,著力提升產業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四基”能力,推動產業鏈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暢鏈,推動產業全面數字化轉型,構建自主可控、穩定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大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若干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