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將于9月在北京舉行,這是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其與廣交會、進博會一起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三大展會。此前不久,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旨在促進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同時也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注入新動能。在當前全球經濟遭受疫情沖擊、外部環境嚴峻復雜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特殊時期,國家接連出臺深化服務貿易改革、加速開放和推動創新等系列政策和舉措,其意義非同尋常。
在新發展階段,服務貿易將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為2.2萬億元,傳統服務貿易領域受疫情影響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7%,但總體趨穩。尤其是以數字貿易、版權交易、在線教育為代表的新興服務領域占比顯著提升,體現出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其背后動因主要來自科技創新驅動,以及服務產品和形式不斷向多樣化、個性化和高端化等高附加值領域轉變,并由此獲得持續增長動能。
以在線教育行業為例,2020年在線教育呈爆發式增長,疫情期間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許多業內企業一方面推出眾多在線直播課,實現線下課程向線上的轉移,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創新課程模式和發展路徑,通過技術迭代和AI創新推出教育領域的黑科技新產品,激發用戶需求和優化用戶體驗,如有的大數據可視化平臺可全流程追蹤學生學習行為,智能生成學情報告,幫助每個學生、家長和學校了解學生學情,推動個性化教學,也使在線教育消費持續升級。未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深度嵌入,整個教育服務板塊將通過全面線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實現創新紅利。
類似現象在其他服務貿易板塊也有體現。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不斷上升的高品質服務需求,信息技術、商務服務、文化娛樂、金融保險、跨境電商、教育、數字創意、醫療健康等領域消費需求的顯著增加,為服務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帶來機遇,科技創新的加持和賦能,也將為服務貿易提質增效。由此,繼續瞄準技術前沿,把握關鍵環節,不斷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將是服務貿易主體的必然選擇。
危和機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機。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提出要“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可以說,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就是頂風行船的澎湃引擎。當前,要及時把握當前內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重要戰略機遇,通過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開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服務貿易新格局。
首先,加快商業模式創新,賦能服務貿易價值鏈。作為全球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服務貿易的創新發展,需要應對來自商業模式的挑戰。以IT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革命,在促進新興服務貿易領域發展的同時,也通過“數字+”的方式與旅游、運輸、建筑等傳統領域融合并催生出新型業態。此外,數字經濟中制造與服務也在不斷融合,全球制造業中呈現的智能化、數字化、服務化和綠色化等特征,使得價值鏈不斷向服務環節拓展。
其次,加快人才驅動創新,賦能服務貿易競爭。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本質上就是人才驅動。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離不開服務貿易領域的專門人才、高素質人才、高端管理人才。未來,要大力推動服務貿易人才戰略實施,通過政策杠桿和激勵手段,構建人才共享的新機制。
最后,加快制度開放創新,賦能服務貿易規則。擴大開放是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中的重點任務,要堅持要素型開放與制度型開放相結合的原則。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對內對外開放程度雖不斷加強,但是該領域的制度性安排和結構性仍待更加合理化,針對不同服務產品的特點,建立與更高開放水平相適應的精準化、定制化和差異化的政策制度體系,加強服務貿易相關規則、規制、標準和管理能力的系統性設計,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加全球治理體系重建,促進形成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推進高水平開放,不斷提升服務行業監管水平。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