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傳統的院系學術組織,跨學科學術組織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大學發展新的領域和方向,促進跨學科教育與研究,也有利于吸引和募集社會資金設立講席崗位和訪問崗位,因而受到研究型大學的普遍重視。
大學資源總是有限的,在政策和資源約束條件下,集中力量建設若干甚至只建設一兩個優勢學科,這是國內不少大學的現實性戰略選擇。如果這些學科具有未來發展前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大學整體發展,這樣做未嘗不可。但長此以往,有些大學就很可能會演變成單科性的專業學院,很難稱其為大學,而缺少多學科和多樣性的大學也是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
大學的學科建設既要考慮現有的基礎和優勢,更應著眼未來學科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布局和發展新領域和新方向。即便是傳統優勢學科,也需認真分析研判其未來發展前沿,而不是現有什么方向,未來就一定延續下去。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的學科和學術發展,既要服務和支撐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要引領未來行業和新產業的發展。而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不僅需要大學層面的戰略規劃與布局,更需要基層學術組織(單元)承擔和支撐。已有的或者新建的學術單元,需要什么樣的組織結構的改進和創新,才能既穩定支持大學開展一些更為基礎長遠和專業艱深的研究和教育,又靈活適應多學科和跨學科融合研究及教育的趨勢和迫切需求?
筆者在國內外研究型大學學術組織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嘗試提出一些設想和建議,以期在辦學實踐中探索形成一種穩態與動態相結合的、能夠激發學術組織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結構。
大學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養,通過知識傳播,特別是知識生產來培養學生,而知識生產主要依靠學術人員的創造性勞動。那么,如何更好地激勵激發學術人員的內生動力,提高學術生產力,需要進行學術生產關系的調整和改革。這實際上也是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世紀以來,大學逐漸形成以學科為基礎的院系組織治理結構。在今天國內外許多大學里,院系結構仍然占據主導地位。這種結構對于系統地傳授和傳播學科知識是有其優勢的,但是在應對科學研究高度交叉融合發展的趨勢、促進多學科交叉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則存在明顯不足。為此,近20年來,國內外很多研究型大學進行了許多積極有益的探索,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在大學的傳統院系之外,新成立一些跨學科的研究中心、研究院所或者研究集群,這些跨學科學術組織在促進跨學科研究和教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解決好與傳統院系的交叉融合和協調發展,從而更充分激發大學的活力。
就研究型大學中學術組織的職能而言,自洪堡創建柏林大學至今,院系和研究院所一般都具備教育與研究合二為一的功能。但基于主要功能,亦可將大學內部的學術組織分為承擔教育功能的單元和承擔研究功能的單元兩類——主要承擔教育功能的單元是設有本科和研究生培養項目的院系;主要承擔研究功能的單元包括研究所或研究院、研究中心和實驗室等,雖然一般不開設本科專業,但常設有本科生教育或研究項目,大部分開設研究生項目,有些更關注交叉學科研究生的培養。
總體來看,學術組織(單元)的結構(不管是院系還是研究所)均包括成員及成員的內部關系和組織構架。傳統的學術單元的結構是以傳統學科劃分為基礎,以專業教育為中心,學科界限比較分明,主要是為方便培養專業人才而設立,這里的專業人才不單指本科生。許多研究型大學,特別是美國某些頂尖私立大學,本科生占比一直較低。本科生的多寡與一些基礎性院系的存在和延續與否有一定關聯,但無決定性影響,美國研究型大學的不少院系更注重研究生培養。大學需要考慮院系學科布局的基礎性、多樣性和前沿性,及其對教育的貢獻,這種貢獻往往不限于單一學科。
美國研究型大學的院系等傳統學術組織,成員相對固定,是一種以長聘教授永久成員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為核心的組織,流動性成員以博士后和研究生為主,合作PI(Co-PI)即便有,也是永久成員組內的非獨立成員。這種組織最大的特點是穩定性強,有利于長線學科,特別是基礎學科的發展,并且有利于保持某一學科領域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標準。此外,院系相對固定的長聘教職,一直是吸引優秀學術人才的崗位。年輕學者對于工作崗位穩定性的心理期望,在國內表現尤其明顯。因此,妥善解決“事業編制”至今仍是我國大學學科與隊伍建設不得不面對的體制性問題。
不斷發展中的新設立學術單元的結構,常以方向和問題為導向,以跨學科研究和(或)教育為目標。少數新機構未來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院系,有些則需要周期性調整研究領域和方向,有些則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終止。
國內外許多大學基本上通過“做加法”來新建這類學術組織,但是如何有序穩妥終結,還鮮有可借鑒的案例。這類組織的成員聘用采用多種模式,比較常見的有聯合聘任、共同資助聘任和集群聘任等,大多采用“永久成員+流動成員(校內其他院系的永久成員)+專聘研究人員(含博士后研究人員)”模式,比較好地兼顧到本科生項目和研究生培養項目。也有少數未設永久成員,采用“正式研究員+訪問研究員+專聘研究員”模式,階段性地聚焦某些選定的新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開拓性研究,同時培養研究生,并為本科生開設一些跨學科課程。
相較于傳統的院系學術組織,跨學科學術組織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大學發展新的領域和方向,促進跨學科教育與研究,也有利于吸引和募集社會資金設立講席崗位和訪問崗位,因而受到研究型大學的普遍重視。
院系組織單元和新型學術組織機構,分別是研究型大學內部學術組織結構穩定性和適應性的代表。要有效發揮這些學術組織的主動性、激發組織內成員的內生動力,除了科學合理的內部結構,還需要從大學層面充分尊重學術單元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理順大學與學術單元的關系,協調和促進學術單元之間的開放、合作與融合。
近年來,中央特別是地方政府對于發展新型的研發機構表現出很高熱情和積極性,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巨資支持建立了一些新型研發機構。這類機構側重前沿基礎研究到技術的應用和轉化研究,運行機制上較為靈活多樣,由地方政府為主與大學共同建設,也有地方政府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知名大型企業共建。例如,北京市教委的“高精尖中心”是地方政府依托大學建設的新型研究單元;北京市新建“量子”和“腦科學”研究院,以及廣東省實驗室則是獨立法人性質的新型研究機構,主要依托或借助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力量。
國家層面應充分尊重和調動地方的這種積極性。但由于此類機構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資建設,比較注重短期收益,對于機構長遠的目標和可持續運行發展尚缺乏周密的考慮。建議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更多地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進行建設,此做法具有以下優勢——
首先,可充分利用大學相對穩定的學術人力資源,使得機構的研究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其次,可充分利用大學學科的豐富多樣性,有利于開展多學科的交叉研究;第三,可較好實現科研平臺和基礎設施的共享共用,避免重復建設,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第四,研究人員一部分由大學教師兼任,另一部分合同聘任,可較好解決研究人員的流動問題,促進大學和產業間的人員流動;第五,可利用大學國際學術交流的平臺,促進國際化合作研究,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概括來說,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此類機構具有持續性、交叉性、共享性、流動性和國際性的優勢,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此外,國家重點實驗室最好也是依托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融合建設與發展,不宜成為獨立法人機構。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