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現實的根源,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里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么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里去和不會往哪里去
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干好今天的事業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忠實記錄下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體現著強烈的歷史自覺、彰顯著深邃的歷史觀照,運用歷史思維、把握歷史規律、辨析歷史方位、判斷歷史大勢,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引領我們走向未來。
從歷史發展進程中思考時代和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從歷史實踐中準確定位我國當前所處的歷史階段:“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今天的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加主動辦好自己的事情。
從多重歷史維度中認識道路和方向。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里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么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里去和不會往哪里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來自對歷史的深刻總結。習近平主席2014年在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時指出,“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
從民族歷史文化中汲取發展的力量。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我們要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干好今天的事業。
從紅色基因傳承中牢記初心和使命。從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到甘肅高臺西路軍紀念館;從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到河南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訪了許多革命故地、紅色熱土,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就能凝聚起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時代前進的潮流不可阻擋,我們要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書寫中華民族發展新篇章。
來源:《 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