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既面臨著嚴峻的現實挑戰,同時也面臨著重大的戰略機遇。9月2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中國石化行業“十四五”規劃將是一個全面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的五年規劃,主要包括以下五大任務:一是產業結構的新突破。二是創新能力的新突破。三是綠色、數字化轉型的新突破。四是企業競爭力水平的新突破。五是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的新突破。
石化行業面臨艱巨任務
李壽生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面臨形勢的不確定性及其挑戰性是極其嚴峻、極其復雜的。對于“十四五”時期宏觀環境的分析,可以用“兩個不確定”和“一個重大歷史責任”來概括:
一個“不確定”是中美關系的不確定。從目前來看,中美關系會處于長期崛起反崛起、遏制反遏制的斗爭之中,這種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將會對中國“十四五”經濟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
另一個“不確定”是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影響很大,目前全球疫情還在指數級上升,呈現波浪式遷移,成為“肥尾”或“長尾”。今年秋冬發生第二波疫情的概率在上升,但疫苗至少還需要12-18個月的研發和生產時間,因此抗疫與復工共存將成為新常態,未來消費低迷、總需求走弱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可低估。
同時也要看到,在嚴峻的國際形勢和疫情形勢下,無論是中國還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還面臨著重大歷史機遇,肩負著一個“重大歷史責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是全球第二、第一大國,也應該在全球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中作出更大的貢獻。“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五年,全行業面臨著極其艱巨和繁重的任務,這五年應該成為全行業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全行業從上到下都充滿著跨越增長的目標和激情。
化工重要性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認為,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經濟和人們生活都帶來了嚴重影響,深刻影響了全球產業鏈,也對石化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一方面,市場消費不暢,需求下滑,需求結構發生大幅改變,導致石化產業發展動能不足,行業效益承受較大壓力。另一方面,因為疫情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面臨重構,投資動能減弱,供應鏈轉移,資金鏈緊張或斷裂,人和物的流動、商品物流受阻,人員管控、邊境管控導致不少投資項目被迫中止或延緩,一些中小化工企業紛紛倒閉。
與此同時,全球化工產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首先,在應對處置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消毒劑、口罩、護目鏡、塑料包裝等化工產品的需求激增,化工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體現,以往“談化色變”的社會輿論得到了初步扭轉,為化工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中國經濟也率先實現了“V”型反轉。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智慧化化工園區發展方興未艾,676家化工園區正積極向智慧化園區轉型,減少人員的使用,新的化工產業業態開始呈現。第三,通過補鏈、強鏈、固鏈,全球化工產業供應鏈正被重構,高端化工品(高端材料、特種化學品、生命科學產品等)成為行業方向,產業集群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第四,中國政府正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留住外資,穩固外貿,這無疑也給化工行業帶來了巨大機會。第五,在疫情的沖擊下,各國紛紛出臺刺激政策重啟經濟、重構供應鏈,石化行業迎來了國際產能合作規則體系被重構的機遇。中國要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對外資一視同仁,切實增強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吸引力,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整合資源謀求創新,加速在海外建設一批示范項目和標桿工程,培養一批真正具有競爭力的跨國企業與集群,建立穩固的供應鏈。第六,當前中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化工行業帶來了重大機遇,特別是在新基建、數字經濟等新技術、新業態方面,因此化工行業的科技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李壽生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五年,將是產業結構由量變到質變提升的關鍵五年,將是行業創新能力由起飛到領航的關鍵五年,將是行業兩大轉型發生根本變化的關鍵五年,還將是行業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走向更高市場化水平的關鍵五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新征程充滿挑戰性、充滿歷史責任感。
龐廣廉表示,目前,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總產值的40%,居世界第一位。據巴斯夫全球石油公司預測,到2030年中國化工產業總產值和市場均將占世界的50%以上。盡管如此,中國現在仍然只是一個石化生產大國,大而不強,利潤率低,跟石化強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正著手制定中國石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只要石化行業把握機遇,主動作為,積極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必將重構全球石化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中國也一定會及早實現從石化大國到石化強國的蝶變。
李壽生強調,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必須以提高全行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為重點,以一流效率為落腳點,努力設立新坐標,開拓新路徑,建設新能力,打造新活力,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加速建設石油化工強國。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