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袁于飛)“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斗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國新辦21日舉行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科技界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過去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一番。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科技部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發展,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涌現出一批高新技術重大成果,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科技創新實力。在超級計算方面,我國繼續保持優勢。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國超級計算機臺數占45%,在研制完成E級原型機基礎上,正向E級超級計算機進軍。在先進軌道交通方面,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已在試驗線上完成系統聯調聯試;時速400公里以上速度等級高速動車組樣車今日在長春正式下線。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墨子號”和“京滬干線”實驗構建了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雛形。
二是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我國產銷量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400萬輛,占全球50%以上。在移動通信方面,實現5G技術領跑,5G核心專利數世界第一,率先實現5G商用,目前我國5G基站數超過60萬個,用戶突破1.1億。在新型顯示方面,大力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產業整體競爭力快速提升,2019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銷售超過30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
三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面向港珠澳大橋建設,通過系統布局跨海集群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為大橋順利建成提供重要技術支撐。面向川藏鐵路建設,一方面積極為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提供科技支撐,另一方面超前部署重大裝備研究,集中攻克了硬巖隧道掘進裝備整機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將為川藏鐵路這一“世紀工程”建設提供自主裝備支撐。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