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培養人的活動,在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舉足輕重。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探索區域教育協同發展的運行機制,加快形成教育發展空間格局,對于推進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
1、區域教育協作的探索與推進
當前,我國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區域教育協作不斷探索與推進,教育改革主動回應、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
區域協同合作機制初建成效。京津冀、長三角一市三省等區域已建立了以主要領導為決策層、分管領導為協調層、聯席會議辦公室和重點專題合作組為執行層的區域合作機制,并組建了專門負責區域合作事務的各類機構或組織,實行定期會議制度,溝通交流工作進展,分享借鑒成就經驗。
以項目為載體推進區域教育一體化深入開展。區域教育以項目為載體開展合作由來已久,并且項目的領域和內容不斷豐富,既涉及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也包括不同區域間的教師研修體系、課程教材體系、學校治理體系、教育科研體系等不同的教育體系。
區域教育協作重點不斷凸顯。京津冀實施河北雄安新區教育發展專項規劃,促進京津冀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合育人機制構建。長三角地區進一步拓展教育協作深度廣度,在管理體制、辦學體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方面率先探索,進一步加大區域內教育資源相互開放的力度,搭建各級各類教育協作發展與創新平臺,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和有序流動。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動人力資源、科學技術和信息要素的流動,以促進高等教育協作發展。
2、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仍受制約
在區域教育協作不斷深入,區域教育一體化改革與發展成效日益顯著的同時,也存在著制約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問題。
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同的國家戰略區域之間,城市和鄉村之間、區域內各地區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較為明顯。以長三角一市三省為例,各級各類教育在辦學理念、硬件設施、經費投入等方面,尤其是在師資隊伍質量水平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教育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催生新經濟。然而目前我國創新人才供應不足,面對國家創新發展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與產業布局戰略需求,無論是基礎教育的育人理念和課程設置,職業教育的體系構建和產教融合,高等教育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等,都還未能與區域創新發展戰略真正建立深度聯結。
區域教育協同不持續。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等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我國區域經濟取得了新進展。如何真正突破根深蒂固的行政壁壘和體制障礙、地域障礙,構建適應區域和產業發展需要的教育一體化發展布局和結構,建立有效的區域教育協調發展新機制,是教育現代化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3、區域教育資源需進一步優化
推進跨區域教育深度協作,健全教育跨區域融合機制。第一,要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協作機制,使合作層級由省級延伸至地市級和區縣級,由高校延伸至中小學和幼兒園,由政府層面延伸至教育科研單位和民辦教育機構;建立健全規范化落實機制,鼓勵以政府協議、校際協議、雙方協議、多方協議等形式深化合作,形成指導各層次深化協作的“契約體系”。同時,健全多渠道激勵機制。第二,明確各級各類教育領域協作重點。基礎教育聚焦師資和基地平臺共建共享,職業教育聚焦產教跨省對接和優勢互補,高等教育聚焦聯合科研攻關和聯合培養高水平人才,評估評價聚焦聯合開發和實施區域教育現代化監測指標,探索破解區域教育協作發展的體制機制瓶頸。
“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與“特色重點動態扶持”相互兼顧。均衡發展有利于區域協調,促進教育公平;非均衡發展則有利于突出重點,集中優勢資源。因我國各個區域資源稟賦的差異性和社會資源配置的非均勻性,教育發展存在區域差異是普遍現象。同時經過長期發展,各地教育發展及區域合作已有較好基礎、較為穩定的體系。均衡發展與非均衡發展在區域發展中將處于不斷動態調整的狀態。對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可以建立示范區作為試點,率先推進基礎教育一體化進程。在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同時,示范區要努力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學制、課程、教材層面的一體化發展。對于中西部地區,應加大教育發展水平薄弱省份的省級政府統籌力度,健全資助政策體系,大力提高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程度,保障弱勢群體的教育機會,探索出中西部教育現代化的實踐路徑和有效模式。
推動人才區域聯合培養機制改革與創新。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在區域高校聯盟內立足交叉聯合、突破單位、學科和專業的限制,構建貫穿式、開放式的人才分類培養模式;將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全程融入科研訓練和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區域內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推進區域內高等學校建立優勢專業集群。鼓勵區域內高校創新學生選拔機制,在綜合評價、自主招生等方面率先探索、逐步試點。允許試點高校依據社會發展需求按照一定比例自主調整碩博比例,進行跟蹤評估試點學校博士培養效果,動態調整增量博士生名額分配數量。在試點區域率先改革人才評價機制,建立統一的人才認證、獎勵標準。利用信息化手段連接區域教育資源,彌補教育的水平差異,從而形成高水平大學的學科教育育人成果。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