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國家衛健委明確了包含“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智慧醫院”概念后,醫院智能化建設全面落地。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持續增長,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70億元。2020年5月,國家衛健委在《關于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創新建設完善智慧醫院系統,通過構建醫療、服務、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系統,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加體貼的醫療服務。智慧醫院建設藉此契機再次提檔加速,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更將醫療制藥產業推向風口浪尖。
過去,自動化廠商在醫療制藥行業只提供OT層的自動化產品和系統,但今天自動化技術已經結合信息技術,將企業前沿分析、機器學習、物聯網平臺、AR/VR應用等融入醫藥領域的操作中來。
在防控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防護口罩成為了最為緊俏和嚴重稀缺的物資。是自動化技術解決了口罩生產產量與速度的燃眉之急。在居家隔離、無法隨時就醫的情況下,互聯網醫療突顯了重要性,人們通過網絡問診,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自動化技術同樣功不可沒。近幾年,智慧醫院被大為推廣,利用自動化技術和數字化手段,一手抓安全,一手抓能效,并使兩者有機平衡。當然,遏止疫情的根本方法在于疫苗。自動化廠商助力醫藥企業加快重要疫苗、治療和療法的注冊審批通過及臨床試驗,快速實現全面生產。
口罩生產、互聯網醫療、智慧醫院、疫苗研發等等,無疑都與民生息息相關。我們不難發現,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自動化技術幫助醫藥企業快速量產、創造效益。除了品質和產量,藥企同樣特別關注配方和生產工藝的保密性。確保配方安全,生產信息不外泄,這對藥企而言尤為重要。自動化技術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有:第一,縮短藥品從研發到上市的時間,快速占領市場;第二,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第三,應對不斷推陳出新的法規要求;第四,數字化轉型助力卓越運營;第五,精益生產和自動化智能化的有機結合。
醫療制藥行業正在由自動化走向信息化和數字化,直至智能化的轉型之路,并且實現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社會價值。
2020年是醫療制藥產業的重大轉折點,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由于疫情的原因,加速了許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醫療制藥行業更是如此。與此同時,中國“4+7”帶量采購模式的出現,使得全球在研發新藥數量總體保持持續增長態勢,生物制藥迅猛發展,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加速了自動化技術的引入。而伴隨著全球疫苗研發進展此起彼伏,以及器械行業超預期的集采結果,2020年下半年醫藥行業總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但這卻不影響未來自動化技術在醫藥行業具有更加深遠的發展。在設備層面,自動化程度將越來越高,人機交互更加人性化,高端的制藥裝備需同時具備效率和柔性,制藥行業精細化管理滲透到設備層。在工廠層面,自動化技術也將在生產線數據管理、能源管理以及訂單管理等方面發揮頗為重要的作用。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0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