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以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路演活動先后于2018年、2019年在深圳成功舉辦。近期,該路演活動將于上海繼續舉行。為發揮優秀科技項目示范效應,本報特推出路演項目系列報道,以資借鑒。
創業三年多,研究十余載,融資超億元……中科聞歌是一家孵化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專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初創企業,從年初緊急開發7×24小時疫情動態直播系統,到不久前完成新一輪2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中科聞歌在這一年里實現了逆勢增長。
近日,《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科聞歌創始人王磊,請他來談談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落地轉化的心路歷程,以及中科聞歌如何在數據智能賽道上找準定位,將技術與領域深入結合以滿足客戶需求。
角色轉變背后的成長
《中國科學報》:從實驗室到企業,從研究人員到管理人員,中科聞歌創始團隊經歷了哪些成長和收獲?
王磊:中科聞歌創始團隊來自中科院自動化所互聯網大數據研究中心,如果說我們在研究所專注于科研工作,那么創業以來最大的成長就是將技術與市場對接,并促成產品落地。
從科研人員變成管理人員這一過程讓我發現,實驗室里高大上的技術客戶未必會買單,企業要做的是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找到價值點。2017年,中科聞歌成立,希望將實驗室研究多年的技術成果推向市場,發揮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中國科學報》:中科聞歌是如何讓客戶為技術和產品買單的呢?
王磊:如今,互聯網已經發展到第三個階段“AI+DT”(人工智能+數據智能),這要求中科聞歌將大數據技術與信息產業和媒體行業進行深入結合。
為此,中科聞歌聚焦大數據驅動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和決策智能的理論與技術突破,把握數據智能邁向決策智能的發展趨勢,引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和行業應用場景結合,獲得百余家客戶的認可,形成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泛行業的應用格局。
《中國科學報》:創業過程中,自動化所和中科院為中科聞歌提供了哪些幫助和支持?
王磊:中科聞歌源自中科院,并保留了研究所對科研工作的嚴謹性。我們不僅可以接觸前沿技術,還可以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提出和解決問題。從中科院STS項目到弘光專項,我們得到了很多來自中科院的支持。在新一輪的融資中,中科院資本、國科嘉和、中科創星以及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均來自中科院,也是中科院屬資本對中科聞歌的進一步肯定和認可。
產品生態背后的積累
《中國科學報》:你認為中科聞歌最大的競爭優勢是什么?還有哪些不足?應該如何改進?
王磊:核心技術是中科聞歌最大的競爭優勢。我們在大數據和數據智能領域已經有10多年的技術積累,如今我們正在將前期積累的技術定位到具體的應用賽道,為客戶提供多語言、跨模態和深度認知智能的大數據系統、服務與解決方案。
在此基礎上,中科聞歌打造了“天湖”海量數據超級智算平臺、“聞海”全球媒體數據云、“紅旗”智媒體云和“聞思”咨詢報告服務的產品生態體系,擁有存儲規模PB級全球媒體數據平臺,服務千余家政府和企業客戶。
中科聞歌最大的不足是成立時間短,隊伍年輕,缺乏經驗。課題組的管理模式并不適用于企業管理,管理一家幾百人的公司是一門課程,我們需要從頭學習,打造數字化企業。
《中國科學報》:目前中科聞歌的產品布局是否能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未來還將有哪些新的產品問世?
王磊:11月28日,中科聞歌參與建設的省級融媒體中心指揮平臺——云南省媒體融合指揮平臺在昆明上線,該平臺運用融媒體技術實現了云南各級媒體和縣級融媒體中心數據共通、資源共享。
中科聞歌成立之初的市場定位是瞄準泛媒體行業,面向中央和地方媒體推廣成熟的媒體大數據產品,同時輻射對媒體內容、傳播影響有需求的政府和企業市場。這些年過去了,中科聞歌堅持深耕數據智能分析,在大數據智能、智能媒體、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和公共健康大數據等多個行業形成了良好規模化效應,未來的產品也將誕生在這些領域。
逆勢增長背后的思考
《中國科學報》:今年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一年,中科聞歌卻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王磊:疫情確實讓一些企業面臨著困境,也考驗了中科聞歌。我們在1月下旬成立專項小組,為政府、媒體和公眾提供疫情信息服務、輿情分析和疫情預測全方位的數據服務和智力支撐。
成立以來,中科聞歌都保持了200%~300%的業績增長,2020年按計劃增速也在200%以上。然而,上半年還是受到一些影響,下半年我們迎頭趕上,目前來看基本可以完成計劃的業績增長。
《中國科學報》:在中科聞歌的發展歷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如何解決?
王磊:最大困難是轉變思維。
以前在研究所做科研,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做到理論創新,將成果以論文形式或者重大項目來呈現。而今在企業里,我們必須給股東和投資人創造經濟價值,從產品的市場定位到如何吸引目標群體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所以說我們在摸索一套適合企業生存發展的體系,不僅需要做好研究,還需要做好市場和服務,建立自己的營銷渠道和團隊。
《中國科學報》:你認為當前中科聞歌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王磊:如今的后疫情時代,給我們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我們的技術可以為地方的防疫提供支撐,同時我們的大數據平臺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不久前,中科聞歌先后中標深圳市龍華區防疫跟蹤管控項目和深圳市稅務局“智慧稽查”——智慧稅務中臺軟件開發服務項目。
其中,深圳市龍華區防疫跟蹤管控項目是龍華區全區一體的“防疫大腦”,打造防疫工作的智能化、移動化和標準化,提升防疫工作的效率,保障龍華區復工復產的安全平穩推進。智慧稅務中臺軟件開發服務項目將以稅務大數據平臺為基礎,打造智慧中臺建設方案,提升數據分析利用的支撐能力,加強人工智能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滿足智慧稅務多場景應用需求。
當然,中科聞歌也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比如,在數據智能賽道上,我們還需要深耕技術和用戶,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和智能化,才能保持領先。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