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當前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科技創新能力在支撐國家發展、保障國家安全方面發揮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界當知這份倚重的意涵與分量,每一位有責任感的科技工作者都應倍感責任與壓力,容不得半點推諉與搪塞。
遺憾的是,在“科技味道”如此濃重的時代氛圍下,近年來不斷通過網絡曝光、持續撩撥公眾敏感神經的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顯得分外刺眼。前有梁瑩學術不端,后有張裕卿被曝造假。學術不端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喧囂吵嚷之中不斷沖擊著科研誠信的底線。
科研誠信是科技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近日,國家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對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及隨后的“饒毅舉報”事件等再次引發網絡熱議。在塵埃落定之后,有必要深入探討科研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命題。
毋庸諱言,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積極進展。楊衛院士將其總結為“六大戰役”:始于2000年的學術不端舉報制度、2005年確立的不允許一稿多投原則、2007年開始的論文查重檢測、2011年開始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宣講、2015年實施的發表論文“五不準”和2017年開始實施的對撤稿論文的聯合調查與懲戒。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科研機構與高校相繼出臺了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文件和調查處理規則。
然而,問題的另一面似乎更應該引起人們的警醒。朱邦芬院士用兩個“史無前例”描述了當前我國科研誠信的隱憂:一是隨著社會整體大環境的急功近利傾向與道德水準滑坡,擁有各種學術頭銜帶來的利益與學術不端行為低風險之間的反差,導致我國科研不端行為的涉及面之廣及嚴重程度史無前例;二是由于國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以及互聯網自媒體傳播廣、速度快等特點,人們對科研誠信的關注史無前例。
在如此境況之下,以霹靂手段嚴懲學術不端進而構建起科研誠信的長效機制無疑成了社會各界的共同心愿。以2017年對“107篇論文撤稿事件”的處理為契機,在國家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的統一協調下,第一次實現了對引發輿論風暴的科研誠信案件的聯合調查和統一查處。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高規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這一指導性文件,對科研誠信問題提出了“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的基本態度和治理原則,在制度設計上將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相結合,確立了自上而下、覆蓋全面的科研誠信建設的責任體系。2019年10月,經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科技主管部門頒布了《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形成了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的統一規則,相關重大案件的聯合調查制度與工作機制得以確立。
日前,輿論對聯合工作機制的案件通報的關切表明,在我國邁向自立自強的科技強國之路的時代挑戰下,科技界和全社會對“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的認知更為明確。但客觀地講,科研誠信建設任重道遠。從整體上看,我國尚未形成具有公信力的、體系化的、成熟的學術誠信治理體系,科研管理者在處理學術誠信問題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同時,由于我國科學共同體成長的時間較短,自查、自糾、自凈以及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一些科學家的求真態度、學術榮譽感、科研誠信意識和科學道德自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學術誠信事件的揭發過程時常出現紛爭、事件處理結果公布之后大家總莫衷一是的重要原因。
2019年,國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相比之下,此文件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統領,在科研誠信建設的治本之策上無疑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試想,如果每個科技工作者基本能做到文件倡導的“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何來學術不端事件和科研失信現象的發生?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構建良好的科研生態,營造尊重人才、尊崇創新的輿論氛圍,公眾期盼的這些目標實現起來自然就指日可待了。
回顧百年歷史,中華民族歷經了從科學救國、科教興國到科技強國的偉大歷程。一方面,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福祉;另一方面,伴隨著現代化所產生的諸多問題也提出了更多的應用需求,反過來給科技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在積極肯定科學的工具價值與實用效益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此催生的狹隘科學主義和功利主義盛行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科研失信和學術不端則是其典型表現。究其根本,則是科技界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雙重缺失,背離了科學發展的初心。
科學精神是科學的靈魂,以求實和創新為其核心訴求,是現實可能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結合。其中,現實可能性來自對客觀性的追求,主觀能動性則體現為強烈的創新意識,二者共同構成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等科學家精神的靈魂。科學精神內涵極為豐富,不斷發展演化,科技哲學專家劉大椿將其概括為理性信念、實證方法、批判態度和試錯模式。
人文精神是以崇高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本身的發展為終極目的,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的精神,亦是愛國精神、奉獻精神、協同精神、育人精神等科學家精神的初衷所在。作為整個人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科學活動,其精神核心自然也應該是人文精神。很多資深科學家在晚年閑暇思考時,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人文精神對于中國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
從宏觀角度看,現代科學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同時也在豐富著人類的精神世界和拓展其認知邊界。一些專家明確提出,離開人文精神的科學精神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精神,離開科學精神的人文精神也是不完整的人文精神。要發展好科學,科學家個體最理想的人格,就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反過頭來再仔細研讀《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一文,從新時代提倡的科學家精神的表述中,不難體會學界提倡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要義,而“嚴守科研倫理規范,守住學術道德底線”等經過推敲的具體表達,無不折射出鮮明的時代特征。
正如一些具體學術不端事件的處理需要討論,更宏觀層面的科研誠信長效機制的建設以及如何將弘揚科學家精神落到實處,同樣需要公開討論與理性爭鳴。如何進行理性質疑、規范學術爭鳴、區分學術分歧和不端指責?如何加強科研管理和學術規范教育?如何完善科研失信懲罰與監督機制?如何更好地培育嚴謹治學的優良學風?如何促使包括知名科學家在內的每一位科研人員提升專業精神與學術榮譽感……這些都需要在科技界內部達成更加廣泛的共識,最終形成健康向上的科技創新氛圍。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