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在“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北京市高標準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兩區”)建設,突出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特征,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臺,以首善標準搭建立體化開放體系,融入和服務全國新發展格局。對北京而言,“十四五”開局好不好,“兩區”建設是最直接的檢驗。
一段時間以來,北京市有關部門敏銳發現,部分創投企業出于規避長期投資風險的考慮,投資往往傾向于快進快出,而科技創新企業發展通常需要一定周期,這就導致創投企業投資初創型科技企業意愿不強。與此同時,成果轉化困難也一直是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堵點”。
在推進“兩區”建設的過程中,北京市各個部門同力協作,兩大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落地中關村。北京市先后推出公司型創投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面向中關村內符合條件的公司型創投企業進行試點。通過這項政策,企業轉讓持有3年以上股權所得,超過年度股權轉讓所得總額50%的,按個人股東持股比例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轉讓持有5年以上股權所得,超過年度股權轉讓所得總額50%的,按個人股東持股比例免征企業所得稅。
在創新生態鏈條的過程中,北京市圍繞重點創新要素和關鍵環節進行設計突破,開展適當提高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限額標準試點。在中關村朝陽園、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順義園、大興-亦莊園6個園區內注冊的居民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如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轉讓所得,不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為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在京落地,北京市探索設置外資金融機構“服務管家”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在政策咨詢、行政審批、配套服務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對一”專人服務。在“服務管家”工作機制護航下,一批標志性金融機構落地展業。目前,已有包括國壽投資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網關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安聯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內的4家重磅金融機構在京落地。其中3家為“全國首家”,1家為“全國唯一”。
日前,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技術體系“長安鏈”由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發布,已在海淀區深度應用并在北京全市推廣?;陂L安鏈底層技術打造的“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可實現“一碼到底”打通冷鏈食品源頭、流通、倉儲、消費等各環節數據鏈路。截至2021年3月21日,“北京冷鏈”累計記錄進口冷鏈食品產品品種39176個,批次81492個,涉及104個國家、國內全部省級行政區,累計流通產品39.3萬噸。
兩大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落地中關村、CBD國際人才港為高端人才打造“一站式”服務、“服務管家”引來多個“首家”優質金融資源、試點私募股權基金份額轉讓,完善“募投管退”生態體系、成立金融法院為金融業保駕護航、打造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建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南箭北星”衛星助力民營航天崛起……
“八大亮點”促北京“兩區”建設風生水起,北京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面貌漸次清晰。
今天,“兩區”建設已成為北京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正在為新階段北京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