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享受到了“數字紅利”。數字技術在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為其轉型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我國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0%以上,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數字經濟浪潮中,眾多的中小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不同規模企業,在使用和用好數字技術方面,仍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加快數字化經濟發展趨勢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轉型遇“煩惱”
“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活躍,新科技、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仍遭遇諸多挑戰。
“整體來看,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比例仍比較低,大約僅有25%的企業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周桐宇表示,后疫情時代,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著資金缺乏、數字化人才短缺、基礎薄弱及轉型契合度不確定等挑戰。
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看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特別是傳統民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壓力更大。“由于缺乏互聯網基因,傳統民營企業直接實施數字化轉型時,容易出現水土不服,導致轉型失敗。其在數字化轉型時,需要先進行組織再造,即以先進的企業文化和機制推動企業內部組織的變革升級。”
據了解,由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挑戰大、業務再造難、轉換成本高、短期收益低、試錯風險大等因素,企業普遍存在“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但是在目前國內國際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條突圍新路,有助于中小企業提高經營水平,構建新的競爭優勢,也是中小企業塑造長遠競爭力的關鍵。因此,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周桐宇表示,以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前沿數字技術經過多年的沉淀與發展,已經日趨成熟,如果能進行有效整合,提供一整套包括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營銷、智能金融服務在內的解決方案,將能夠有效降低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門檻和成本。
發展必由之路
線上開會、遠程診療、直播帶貨、無人配送……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產物,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在抗擊疫情中嶄露鋒芒。
在后疫情時代,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要求,也是大勢所趨。在實踐中,數字化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育新機”“開新局”。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攜手跨越 重塑增長——中國產業數字化報告2020》顯示,面對疫情考驗,我國不少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升級,提升管理效能、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建設數字化車間或智能工廠,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7.6%,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1.2%,產業數字化正在為經濟發展注入“數字動力”。
當前,世界經濟正經歷深刻的數字化變革,中小企業想要有所作為,就需要順勢而為、審時度勢,為數字化轉型做好充分準備。“在一個數據驅動發展的新時代,不能順應時代發展進步的企業就會落后和被淘汰,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周桐宇說,“數字化已經不是一個選擇問題,而是一個生存問題,對傳統企業更是如此,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項。”
需多方發力
如何讓中小企業享受“數字紅利”,擁抱數字時代?業內人士認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綜合性戰略任務,需要各個環節的協調配合、系統推進。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在政府公共數據開放、各主體間數據流動和數據交換方面仍缺乏順暢的渠道和完善的管理機制。”劉永好建議,加大政府公共數據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的開放力度。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指出,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安全有序開放,探索將公共數據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和開發利用端口,優先推動企業登記監管、衛生、交通、氣象等高價值數據集向社會開放。
除了開放公共數據外,劉永好還建議,可搭建統一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撐平臺,為企業提供咨詢指導、協作交流等服務,便利民營企業“上云用數”。此外還應鼓勵龍頭企業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的標桿項目,通過自身示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升級。
業內人士表示,政府部門除了強化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供給等方面的支持外,還需要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助力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