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發展和工業發展構成人類社會進步的兩條螺旋鏈。當下,如何以學生素養為主線,為國家多培養愿意奉獻、樂于鉆研的高端人才,為社會多輸送有利于人類和平和生活健康的人才,促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是很多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深思的問題。
現代文明以來,人類社會共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促進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當時出現了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就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
1801年,法國化學家菲利普·勒本制成了將煤氣和氫氣與空氣混合后點燃產生膨脹力以推動活塞的發動機——內燃機原型,從而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當時出現了第一所具有科研活動的研究型大學,即德國的洪堡大學,現已成為研究型大學的鼻祖。
1946年,人類發明了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開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當時出現了第一所與企業深度融合的應用型大學,就是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其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
當前,人類已經進入了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理應會出現一個多學科融合的代表性大學(有人稱之為沒有學科的大學),誰先擁有這所大學,誰就能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因此,為了服務好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的大學能否成為這樣的大學,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大學,我們的大學是不是面臨轉型?
相比于前三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內容更加龐雜,涉及多個領域,如大數據、網絡化、智能化等,更多情況下是很多領域的相互融合,特征雖然明顯,但難以簡單歸納,所以如何把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本質是關鍵。
作為大國,在應對這些世界大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過程中,順勢而進者走強、逆勢而動者走弱。對于作為一個國家的科技和人才重要支撐的大學而言,如何做到與社會深度融合,并實施大學內部的深度變革,破解工業革命面臨的瓶頸問題,已成為我們不可回避的命題。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急需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這些人才的主要來源當然是大學,特別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因此作為大學,應該主動思考,勇于擔當,不能只滿足于每年招多少人、畢業多少人,而應該追求有多少人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為國家擔當了多少使命,即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奮斗目標。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層次的教育,且以科研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所以研究生教育質量是關鍵。但我們必須對質量的內涵有正確的認識,絕不是幾篇文章、幾個專利或幾個獎,應該是用人單位的評價和口碑,是行業的認可和對國家的實際貢獻。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研究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可以稱得上研究生大國了,但距離研究生強國還有很大距離,籠統地說就是質量還不高。但這并不是源頭性原因,只有找到源頭,才能從根本上進行改革。
筆者認為,所謂源頭性原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大學過于“清高”,計劃經濟的思維過強,導致無法快速響應社會的需求,供需脫鉤,閉門造車,導致每年培養的人才很多,但離令用人單位滿意的程度還有較大距離。
其二,大學過于“勢力”,一味追求大而全、科研成果多、學科排名高,導致教師在人才培養方面用心不夠、用力不足,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在學校層面不牢固,從而出現大量研究生導師以研代育、以用代培的現象。
其三,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但現在大學里的很多導師自身水平不高,特別是育人能力缺乏、脫離工程、脫離社會,所以難以勝任新工業革命人才的培養使命。
其四,雖然各大學都進行了很多長時間的改革,但每次改革都只動其表、不刨其根、隔靴搔癢,導致改革不深入、不系統、不徹底,沒有膽量觸及底層,沒有勇氣觸及內涵,多次延誤機會。
改革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在認清問題、明確策略的前提下,還要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基于目前高校的情況以及過去已經進行過眾多改革的基礎,筆者建議從校企融合、教研一體入手,大規劃、小切口,逐步深化改革。
首先要解放思想。上級部門要鼓勵改革,激勵試驗;學校要開門辦學,校企融合,把解決企業問題作為目標,把為企業所用作為成果衡量,杜絕閉門造車。其次,全校上下要貫徹教研一體的思想,明確教師的本職就是教,研是為了更好地教,當然教也會促進研,杜絕教研兩張皮,甚至重研輕教的現象。
另外,還要打破學科(專業)邊界,鼓勵多學科融合,以項目需求為牽引,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培養,而不是標準化培養;要破“五唯”,科學評價成果,要以項目(任務)的完成為評價指標,以實際貢獻論英雄,樹立正確的人才發展觀、科研觀和教學觀,杜絕急功近利性的考核和沒有效能的考核;要以立德樹人為宗旨,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化為行動。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