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的PLC行業正處于穩定發展階段,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轉型升級的速度加快,為PLC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一種以微處理器為基礎,集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能夠實現工業自動化控制中的邏輯控制、過程控制、順序控制、數據處理、通信聯網等功能,具有適用范圍廣、可靠性高、編程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
在PLC出現之前需要用大量的繼電器組成控制系統,既占據很大的空間,其可靠性又依賴于機電式繼電器的可靠程度。一旦要對控制系統重新配置,不得不耗費許多時間重新接線。
1968年1月,美國Bedford Associates公司在Richard Morley領導下開發了一種可編程控制器,支持用梯形圖邏輯編程。同年10月,Bedford Associates創建新公司Modicon來推動新的可編程控制器的產業化,新產品命名為Modicon 084。1969年11月在得知通用汽車公司的要求后,Dick Morley為通用汽車展示Modicon 084, 獲得通用汽車的青睞,隨后通用 汽車將其用于對金屬切割、鉆孔、材料處理和裝配等環節進行控制。Dick Morley被普遍認 為是“PLC之父”。
世界上首次推出PLC的成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用計算機來解析過去用繼電器實現的邏輯控制;二是采用梯形圖邏輯編程,使原來的電氣工程技術人員能在自己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采用計算機編程。
當前中國的PLC市場由外資品牌所主導,本土品牌市場份額較低,沙利文調研數據表明,中國本土PLC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不超過5%,業內具有品牌知名度的本土品牌數量較少。本土品牌的PLC產品更多地面向專用而零散的細分市場,在產品通用性方面表現不足。在系統軟件研發、編程語言、可靠性技術等方面與外資品牌差距較大。
中國本土PLC品牌的行業影響力較弱,但是對于下游行業客戶的理解較深、產品的性價比更高、服務響應速度較快,本土品牌必然是中國PLC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滿足下游應用市場需求和推動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本土品牌憑借著本土化優勢和技術實力的提升,在強化小型PLC市場競爭優勢的同時,也不斷向中高端市場發展。截至2021年,盡管大中型PLC的國產化率仍然不高,但換個角度看,本土PLC品牌在發展過程中 逐漸積累了PLC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經驗,通過深耕細分市場正在積累競爭優勢,逐步提升市場占比。
如今,全球的PLC行業正處于穩定發展階段,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轉型升級的速度加快,為PLC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其廣泛應用于鋼鐵、石油化工、電力、 建材、機械制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等領域,并向智能化、微型化、信息安全等趨勢發展。本土品牌從中也將獲得良好的發展時機,從而推動PLC行業的發展。相信隨著本土品牌在技術升級與研發投入方面不斷提升,未來也有望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本期《自動化博覽》關注PLC技術,并針對近兩年的關鍵問題、重要趨勢采訪業內廠 商,從他們的角度了解PLC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為讀者們答疑解惑。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1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