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的“高級藍領”,在我國極度匱乏,已成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最大障礙。但急需的“高級藍領”誰來培養?現實中的“高級藍領”怎樣使用?他們的地位與待遇如何提高?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一家外資企業進口設備的零部件損壞,找到多家企業都加工不了。最后來到河北山橋集團,車工高級技師尹傳信只用40分鐘就完成了超長絲杠的加工,令用戶連聲稱絕。一家從事金屬加工的國企總經理介紹說,高級技師就是企業生產中的魂。設計有問題,可以請科研院所幫助解決。但生產中如果沒有鉗工、電工、車工、焊工、鉚工這幾名高級技師和幾十名技師,企業生產幾天就會癱瘓。遺憾的是,這類人才在我國機械企業里不僅極為稀少,而且嚴重匱乏。
“高級藍領”誰來培養
資料顯示,我國技術工人素質不容樂觀。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的比例分別為2∶4∶94,而工業發達國家則為35∶50∶15。在我國7000萬名“藍領”中,大約只有140萬名左右的技師,10萬名左右的高級技師。
我國各類高等職業技能學院和高級技工學校擔負著為企業培養、輸送“高級藍領”后備軍的重擔。但目前的情況是,在高校大量擴招,學士、碩士、博士日漸增多的同時,我國的職業教育卻多年冷清。許多職業高校從教學內容到培養出的學生,由于不能與社會需求相掛鉤,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致使勉強先上了職業高校的學生,也大都是走“先上專,后升本”這條“獨木橋”。
目前,已很少有企業再承擔培訓職能了。但作為國有大型企業的山橋集團為支持全國百名技術能手劉之義搞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每年投入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讓他直接主持實施重大設備的技術改造。目前,這位全國勞動模范已經有6項技術成果,為企業設計制造了9臺專用機床,搞出了幾百項革新,為企業創造并節約了數千萬元。有戰略眼光的國企老總,還能根據需要搞一些技能培訓,評聘一些技師。但相當一部分國企,借改制之機,以精簡機構、降低成本為名,把原有的用于工人培訓的機構和經費取消,不再開展技師評聘了。一些非國有企業,則采取需要時在社會上尋找,不需要時就辭退的用人機制。這樣就造成了我國的企業,有一流的產品設計,沒有一流的技術工人,操作不了一流的設備,生產不出一流產品的尷尬局面。
“高級藍領”的地位與待遇如何提高?
“高級藍領”已經成為稀有資源,但他們的經濟待遇卻普遍不盡如人意。高級技師們雖然普遍被安排在技術部門工作,但他們的身份仍然是工人,高級知識分子的崗位工資和高獎金,他們享受不著。工人們的計件工資和獎金,他們也靠不上。他們的收入,只相當于高級工程師的三分之二。
采訪中發現,現實當中“高級藍領”地位低下,待遇寒酸,挫傷了“高級藍領”的進取心,又嚴重影響了眾多“藍領”向“高級藍領”的跨越。一些“高級藍領”在貢獻智慧、施展高超技能、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往往是才能得不到尊重,成果得不到回報,價值得不到體現,過著清貧的生活。
目前,一些企業在關鍵崗位、工序為“高級藍領”設立了首席職位,企業增添了與三總師并列的總操作師等。這些,無疑使“高級藍領”們看到了曙光。但只是極個別“高級藍領”遇到了“伯樂”,受到了“恩寵”,對于絕大多數“高級藍領”來講,可就沒那么幸運了。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