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而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再制造是節約資源的重要手段。隨著機電產品的頻繁應用、報廢,其中的廢舊環氧覆銅板邊角料、印刷電路板每天都有大量產生,環氧覆銅板回收是廢舊機電再造將成為循環經濟重要一環。
廢舊機電產品中蘊含巨大財富,廢舊機電產品中含有豐富的可再利用資源。當今世界各種物資的總量中,再生資源加工而成的鋼占總產量的45%,銅為35%,鋁為22%,鉛為40%,鋅為30%。據測算,目前我國可以回收而沒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價值高達300~350億元。每年約有500萬噸左右的廢鋼鐵、 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1400萬噸廢紙及大量的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每回收利用1噸廢舊物資,可以節約自然資源4.12噸,節約能源1.4噸標準煤,減少6~10噸垃圾處理量;每利用1噸廢鋼鐵,可煉鋼850千克,相當節約成品鐵礦石2噸,節能0.4噸標準煤,而且用廢鐵煉鋼周期短,如用鐵礦石煉1噸鋼需8個工時,而用廢鋼鐵煉1噸鋼只需要2~3個工時。現在電器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越來越快,報廢電器產品中的元器件平均只用了2萬小時,而元器件平均壽命為50萬小時,因此報廢電器中的元器件還具有旺盛的生命和足夠長的使用壽命。
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再制造是節約資源的最優途徑。再制造也即“再造”是指以機電產品全壽命周期設計和管理為指導,以廢舊機電產品實現性能跨越式提升為目標,以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為準則,以先進技術和產業化生產為手段,對廢舊機電產品進行修復和改造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簡言之, “再造”就是廢舊機電產品高科技維修的產業化,是廢舊機電產品資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選途徑。它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意義重大。
一是經濟效益顯著。美國2002年資源化產業的年產值為GDP的1.6%,我國2020年GDP預計達到4萬億美元,如果以美國2002年資源化的水平作為我國 2020年目標,則資源化產業年產值將達到640億美元;二是環保作用突出,廢舊機電產品資源化可以減少原始礦藏開采提煉以及新產品制造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能夠極大地節約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環保署估計如美汽車回收業成果被充分利用,大氣污染水平將比目前降低85%;三是緩解就業壓力,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將帶動一批新興產業、解決大量就業問題,美國的再制造業到2005年安排就業100萬人,如果我國2020年達到美國該年度規模將創造100 萬就業崗位。
我國可進行再制造的資源十分豐富。20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為1900萬輛,達到報廢標準的汽車210萬輛;2005年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500萬輛, 2010年將達4700萬輛,每年報廢的汽車將在200萬輛以上。從2003年起我國電冰箱年均報廢400萬臺,洗衣機、電視機、電腦各在500萬臺以上。僅電子工業發達的東莞市,每月產生的環氧樹脂基料的印刷電路板、覆銅板邊角料等電子產品垃圾就超過5000噸,廣東全省則超過800噸。
我們要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契機積極扶持再制造產業。要組織關鍵技術攻關,發展再制造產業首先要對再制造的有關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等進行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對產品的再制造性的設計、標準及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研究,并及時進行成果轉化。再制造企業要確保再制造產品的質量,即必須堅持嚴格的標準使所有再制造產品的性能等同或優于新品。應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會影響到再制造產業的健康發展。要建立制造商責任制,對一些報廢量大的產品,如汽車、家用電器、電腦等,逐步建立由制造企業負責回收進行再制造處理的制度,讓制造商從制造工程一開始就關注產品報廢后的再制造。喚起公眾的參與意識十分重要,廣大用戶的理解與支持是推動再制造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業及有關部門應通過有效的宣傳工作,引導公眾理解再制造的內涵和作用,消除公眾對再制造的不正確認識。
信息來源:中國工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