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為9000多萬噸,其中用于國內消費的一般貿易項下原油進口8355萬噸,與去年同期持平,增幅大幅回落32個百分點。預計今年全年原油進口數量約為1.3億噸,增幅將比上年回落近30個百分點。
這是記者從10日~12日舉辦的“2005中國石油論壇”上得到的消息。
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10日在論壇開幕式致辭時說,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正在積極推進能源多元化,鼓勵替代能源的發展,提倡使用清潔能源,加大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力度,保持原油進口的適度增長。
魏建國說,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生產原油1.36億噸,同比增長4.2%。為滿足石油化工業的發展,我國也進口了一定數量的原油。石油貿易在中國整個進出口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石油產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興衰將影響到相關下游的一系列產業。中國未來的石油貿易政策仍是遵循WTO規則,履行承諾,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及非歧視性原則,逐步開放國內市場,逐步推進石油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魏建國指出,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和人們需求水平的提高,對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石油作為能源的一個主要品種和不可再生的資源性商品,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石油價格的變動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石油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我國仍將堅持“立足國內,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力爭多產油”的策略來發展石油產業。
他說,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的今天,保證正常的石油供應和穩定的石油價格,不僅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穩定。2005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加劇,油價的劇烈波動和大幅上漲,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石油消費國的高度關注。中國將繼續保持原油進口的適度增長,對世界石油市場不會構成沖擊。
據同日出席論壇的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梁樹和分析,今年以來我國原油進口增幅明顯放緩,主要是基于高油價抑制消費增長、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放緩、國內電力供需矛盾放緩、國內乙醇等替代燃料使用增加以及去年原油進口基數過高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今年國內對石油需求比去年大約增長6%,遠遠低于去年19%的增幅。另外,前9個月國內原油生產增長超過4%,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進口壓力。
2005中國石油論壇由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主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支持。
信息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