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在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我們不能夠走西方發展的老路。中國必須充分發揮后發優勢,采取并聯式的發展方式,即采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5月26日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題為《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的演講中如是說道。
進入新時代,中國提出并全力推進“制造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智能制造則是推進制造強國戰略的主要技術路線。
周濟說:“智能制造是一個大概念、大系統,它是先進制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于產品制造、服務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以及相應系統的優化集成,實現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不斷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服務水平。”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整個經濟和社會向智能化轉型的主攻方向,成為經濟社會實現智能化轉變的關鍵所在。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和應用,也就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突破和應用,進一步提升了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水平,推動制造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也就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即新一代智能制造。”周濟介紹,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推動形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高潮,引領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
當前,中國和發達國家掌握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的機會是均等的,這為中國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可能。
周濟說,今后15年正是智能制造這個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關鍵時期,中國制造業必須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集中優勢力量打一場決戰,實現戰略性重點突破、重點跨越。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