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強調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明確提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梅顯俊說:“目前年輕科研人員已經成為科研主力軍,未來要想在國際研究領域內立足,青年科技人才是主要力量。”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眼”項目總工程師姜鵬說:“青年人才是中國創新科技力量的未來,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更好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必要準備。”
參與國際競爭需要國際視野
世界正在經歷一場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偉分析,原始創新、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只有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筑牢人才根基,才能確保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以及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張偉說。
北京大學中國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洪捷認為“國際競爭力”具有多層含義:“不僅在于參與國際競爭,還在于借助國際上好的資源培養人才,高端人才培養不能簡單理解為數量優勢層面的派出去、引進來。”
“國際化并不一定要出去,而是代表對國際前沿的把握。”陳洪捷說,“某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科技發展存在戒備心理,導致許多正常的學術合作交流也因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而深受影響。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把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來,立足本土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張偉強調了人才培養自立自強的重要性。
梅顯俊進一步指出,有國際競爭力不僅意味著科研活動個體要有前沿成果、敏銳眼光和知識儲備,還應體現在由具備這些條件的青年人才構成相互支撐的人才體系。
搭建人才體系重在創新制度
制度創新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變革,陳洪捷認為培養制度要有靈活性,鼓勵創新,給攻堅克難提供環境支持,防止片面化、指標化,搞一刀切。
從現有制度看,“2020年初開啟的‘強基計劃’是一項重要舉措,就是為解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緊缺問題,逐步建立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的有效機制。”張偉說。姜鵬也認為,目前實施的“破四唯”、代表作制度等措施減少了青年科研人員的評價壓力,使青年科研人員能更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業。
從未來制度創新看,張偉認為,要有系統性的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國家戰略,比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國家戰略咨詢委員會,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進行頂層設計提供總體建議;梅顯俊認為,人才培養計劃需要系統化,“應制定激勵目標、建立培養途徑和考核體系,在優秀新進年輕員工培養上給予更多幫助,比如資金、項目扶持,配備帶頭人指導科研等”。
姜鵬建議進一步減少不必要評價,讓科研人員回歸于科研本身,讓管理回歸于服務本身。明確人才是創新的主體,要轉變重物輕人的現狀,進一步提高科研人員的整體平均收入水平,適當降低科研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從管理機制上建立適于十年磨一劍的工作環境。
落實培養制度需要轉變思維
在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培養的前端,陳洪捷認為培養高質量人才博士生是關鍵。然而“當前博士生培養的成果導向思維雖然有利于培養過程,但會忽略真正有價值的問題,從長遠看反而不利于高質量人才培養。”陳洪捷說。
從后續培養階段來看,姜鵬則認為:“應從科研團隊層面給予必要重視。對于已經證明能打硬仗的隊伍要適當關注,要把好不容易建立及培養起來的團隊用好,敢于壓擔子,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創新作用,為國家科技發展做更多的貢獻。”
梅顯俊告訴記者:“風物長宜放眼量。青年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培養平臺也有成長期,是一個長期過程,二者相輔相成。一方面是人才市場競爭要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年輕人還要沉下心來,甘于坐‘冷板凳’。”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