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中心既是我國邁向科技強國的內在需求,也是各地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國家明確定位并重點推進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將如何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之需,因地制宜、錯位發展,共同支撐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大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北京、上海、深圳作為國家明確定位并重點推進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特色,更好地引領中國創新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
為科學評價北上深的科技創新實力,本文立足科技創新全鏈條,從頂層設計、人才儲備、基礎研究、創新能力、創新載體、科創企業、產業發展、金融支撐、營商環境等方面,對三大科技創新中心進行系統分析和對比,并給出相關建議。
一、頂層設計
(一)北京
從國家戰略看,北上深雖都是國家明確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但因為資源稟賦、優勢基礎不同,在頂層設計中有著相對差異化的定位考量。
國務院印發的《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指出,“堅持和強化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引領示范和核心支撐作用,打造全球原始創新策源地,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形成全球開放創新核心區”。
文件要求北京要強化服務國家戰略屬性,承擔“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國家急需的領域取得突破,全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重大任務。
(二)上海
國務院印發的《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指出,“要圍繞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文件要求上海要發揮其開放創新的優勢,著力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更好統籌國際國內創新資源,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科技創新競爭。
(三)深圳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大灣區戰略定位之一。
文件要求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要發揮創新鏈、產業鏈方面的優勢和敢闖敢試的沖勁,“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從三大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定位看,北京優勢在基礎研究,重在服務基礎科學創新和全國發展大局;上海優勢在市場化、國際化,重在體制機制突破和參與國際競爭;深圳優勢在市場化、產業化,重在產學研融合和創新型產業發展。
二、人才儲備
北京高校云集、科研機構眾多,形成了強大的科研人才培養能力;上海教育資源豐富,城市配套服務完善,體現了較強的人才聚集效應;深圳創新型人才主要集聚在各類企業中,形成了獨特的以應用為導向的創新型人才儲備和培養模式。
從高校數量上看,京滬具備明顯優勢。北京共有高校92所,上海有64所,深圳僅有12所。全國36所A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北京8家、上海4家、深圳0家。
從高校學生人數來看,京滬遙遙領先深圳。2020年北京高校在校人數共有97.7萬人,畢業生數達24.8萬人,在校人數和畢業生數都遙遙領先;上海高校在校人數共有69.12萬人、畢業生數13.42萬人;深圳高校在校學生數共有9.67萬人、畢業生數2.53萬人。
從院士人數來看,當前北京共有830名院士,占全國院士總數的47.24%;上海共有179名院士,占全國院士總數的10.19%;深圳共有46名院士,占全國院士總數的2.62%。北京占據絕對優勢,遠高于上海和深圳。
三、基礎研究
得益于央地協同對原始創新的長期強有力支持,北京在R&D投入和基礎研究等產業鏈前端優勢明顯;上海R&D投入和基礎研究發展較為均衡;由于教育資源相對薄弱,深圳在研究經費投入方面力度不小,但基礎研究投入方面略顯不足。
R&D投入方面,2019年北京R&D經費投入金額為2233.6億元,上海為1524.6億元,深圳為1328億元。從各地區R&D經費來源于政府部門的占比看,北京為49.2%,比全國整體水平高29%,上海為34.7%,深圳為5.8%。
深圳在三市中最低。但需要指出的是,深圳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突出,突出體現為4個90%: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來自于企業。
在基礎研究方面,北京優勢明顯,上海發展均衡,深圳較為薄弱。從投入占比看,北京基礎研究投入占R&D比重為14.9%,上海為7.8%,深圳僅為2.7%。從投入來源看,北京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中,有94%來自中央層面,96.1%來自科研機構和高校。
四、創新能力
北京依托雄厚人才儲備和充足研究投入,在創新能力方面具備較大優勢,知識產權綜合實力、重大科技成果方面領跑;深圳在專利成果方面不遑多讓,特別是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領先全國;上海則相對均衡。
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方面,北京連續十年位居全國第一,優勢明顯;深圳則在專利成果轉化方面擁有明顯優勢。2019年,北京專利授權量達13.1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5.31萬件;上海分別為10.06萬件和2.27萬件,深圳分別為16.66萬件和2.61萬件。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萬人專利申請數達184件,比排名第二的北京高出約80%;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20209件,連續17年居全國首位。
重大科技成果產出方面,北京擁有明顯優勢。2012年以來,在京單位主持完成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累計500余項,約占全國的1/3。第五次國家技術預測的結果顯示,在全國領跑世界的技術成果中,北京占比55.7%。2016-2019年,北京連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技術轉化方面,得益于強大的科技創新產出能力,北京在技術交易方面非常活躍。2020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6316.2億元,遙遙領先于上海的1815.27億元和深圳的1036億元。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北京每年成交的技術合同交易中,有70%是向外輸出的,這也體現了北京強大的技術溢出能力。
五、創新載體
以國家級實驗室、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為代表的創新載體,對集聚創新資源、促進創新成果轉化至關重要。在這方面,京滬依靠雄厚的科技創新力量,在創新載體建設方面保持領先地位。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北上深明顯拉開三個檔次。根據科技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北京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36個,占據絕對優勢;排名全國第二的上海有44個,不足北京的1/3;深圳僅為8個。
北京國家重點實驗室較多,和其高校、科研院所密集有關,也凸顯了北京在重大科技創新載體方面的雄厚實力。
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方面,北京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量已突破500家,累計孵化企業7萬余家,帶動就業人數達32.5萬人,遠高于上海和深圳。其中,京滬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為56家和49家,大幅領先于深圳的15家。
但深圳在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方面增速較快,2020年深圳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北京4家、上海6家,深圳在增速方面已經和京滬基本持平。
六、科創企業
創新型企業是衡量科技創新轉化能力的最直接體現。在這方面,北京總體最強,滬深各有特色。
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看,北京數量最多,深圳密度最高。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9萬家,遠高于上海的1.2萬家和深圳的1.86萬家。從行業分布看,北京、深圳高技術企業在互聯網領域較為密集,上海則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硬科技領域表現突出。
獨角獸企業位居創新型企業金字塔頂端,是“皇冠上的明珠”。根據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2020年全國獨角獸企業共有251家,其中北京82家、上海44家、深圳20家。北京獨角獸企業數量占全國的32.7%,領先優勢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12家超級獨角獸企業,北京占了7家,深圳有2家,上海則無一家入榜。
七、產業發展
北上深在創新型產業發展方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模式。
北京近年來加快結構調整,積極擁抱新經濟,產業加快“由重變輕”;上海堅持“輕重兩手抓”,在大力發展新經濟的同時,也重視繼續發展先進制造業;深圳則持之以恒主攻高技術產業,不斷夯實科技創新驅動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深圳領先于京滬。2020年,北上深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為8965.4億元、7327.58億元和10272.72億元。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達37.7%,遠高于北京的24.8%和上海的20%。
但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北京新經濟增加值13654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7.8%。
從創新型產業發展領域看,北上深則各有特色。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全國領先,擁有以百度、京東、小米、新浪等為代表的大數據云計算產業集群,以及曠視科技、商湯科技、寒武紀、地平線等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在網絡安全、集成電路、5G通信等方面擁有較強優勢,短板在于缺乏發達的配套產業體系支撐,周邊區域集群程度不足。
上海創新主體以工業企業為主,制造業總體能級較高,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機器人、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金融服務等產業全國領先,代表企業有聯影醫療、藥明康德、上海萊士、上海微電子、展訊通訊、東升新材料等,但未能產生像華為、百度、阿里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深圳擁有完整高效的制造業全產業鏈,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高度融合,互聯網、通信、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迅猛,形成了以華為和比亞迪為核心的產業創新生態圈,孕育了騰訊、大疆科技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
八、金融投資生態
三大科創中心同時也都是國際一流的金融中心,擁有良好的投資生態。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北上深分別位列第七、第三和第九位。
北京風險投資活躍,投融資機制較為成熟;上海金融要素市場體系完備,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突出;深圳企業創新生態較好,募資能力強,投資活躍度高。
從金融市場體系看,上海2020年金融市場交易額超過2274萬億元,各類金融要素市場體系健全,擁有包括股票、債券、同業拆借、票據、外匯、黃金、期貨、場外金融衍生品等在內的各類市場。
深圳擁有中小板、創業板等金融市場,在金融市場改革和金融開放方面走在前列,全面實施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先后開展了金融科技監管、數字貨幣、區塊鏈等一系列金融創新試點。
從投融資能力看,北京風險投資機制成熟,投資活躍度較高,初創型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投資數量、退出案例數、IPO企業數等均有明顯優勢。
上海依靠完備金融市場體系,形成了強大的資金池功能和募資能力。2020年,上海投資基金募資額同比增長56.7%,達到1039.87億元,首次超過北京。
深圳則在投資能力方面形成獨特亮點,2020年深圳VC和PE投資金額分別同比增長27.8%和98%,增速均高于北京、上海,體現了較強的發展后勁。
九、營商環境
北上深都是中國營商環境的標桿性城市。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中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北上深均居于全國前列,其中深圳、上海營商環境指數排名最高,北京緊隨其后。
從營商環境差異性看,深圳在軟環境方面優勢明顯,市場活躍程度較高,市場主體數和企業數等指標領先京滬。
硬件設施方面,得益于航空吞吐量、地鐵運營里程、港口實力等優勢,京滬基礎設施指數相對較高。
社會服務方面,依靠發達的教育醫療資源和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北京科技投入強度及醫療、教育和資本服務領域的優勢明顯,社會服務指數位列首位,上海緊隨其后。
十、總結和建議
從上述科技創新全鏈條來看,北上深各有優勢、各具特色。
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技人才儲備豐富、基礎研究能力較強、新經濟動能充足,承擔著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職能,但區域配套能力較弱、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能力有待提升。
上海基礎研究實力次于北京,各項功能均衡發展,對周邊輻射帶動能力強。
深圳基礎研究能力較弱,但產業鏈配套齊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活躍,成果轉化能力強,產業發展后勁充足。
作為國家重點打造的三大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北上深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色,實現錯位發展、差異競爭,共同支撐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大局。
(一)北京要充分發揮科研資源密集優勢,加強科研成果轉化,提升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1. 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科研資源集聚、央地協同密切等優勢,持續鞏固基礎研究、前瞻創新等優勢,充分發揮在原始創新方面的輻射引領作用,打造全球基礎創新和原始創新第一城。
2. 加快構建產學研一體化體系,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業開展聯合研究,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促進更多研究成果投入實際應用。
3. 發揮人工智能、5G等技術優勢,做好與京津冀區域的優勢互補和協調合作,彌補制造業產業鏈上下游物理距離短板,提升全產業鏈協作水平,增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
4. 充分利用政策手段,引導核心企業通過產業鏈帶動資金鏈的方式,帶動產業鏈上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二)上海要發揮國際化、開放程度高的優勢,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完善產業創新生態
1.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持續創新投資管理、積極促進貿易便利、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更大力度推進服務業和制造業擴大開放,吸引更多外資企業落戶、投資。
2. 充分發揮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優勢,不斷擴大無人駕駛、生命健康、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試點,吸引最新技術和成果到上海投入應用,打造全球新技術的試驗場。
3. 促進本土中小企業與全球隱形冠軍企業合作,采用共同研發、產業配套、人才交流等多種合作形式,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營理念,著力培育本土隱形冠軍。
4. 依托產業園區,打造圍繞科技創新的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引導傳統產業向新興領域轉型。
(三)深圳要做好人才培養和引進,加強技術研發,提升基礎研究能力
1. 多渠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實施高校卓越發展計劃,提升辦學規模和質量,構建有深圳特色的開放式國際化教育體系,實施高精尖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打造深圳特色的人才隊伍。
2. 加強基礎研究投入,支持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團隊等創辦多種模式的新型科研機構,不斷提升基礎研究水平。鼓勵深圳各類創新主體承擔或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力爭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拿出更多硬核自主產品。
3. 繼續發揮產學研轉化優勢,鼓勵深圳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與鵬城實驗室聯動,配套支持承接國家科研任務,對于具有轉化潛力的科研成果,鼓勵就地產業化,打造全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第一城。
4. 針對深圳的優勢產業,設立創新聯合體,打造產業生態鏈;加快打造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幫助有技術有人才但沒有資本的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