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千千萬萬個火炬人和無數創新創業者們戰風斗雨,一次次攻堅克難、一步步勇毅前行,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變強的歷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堅實保障。
行棋當善弈,落子謀全局。上個世紀80年代,黨中央、國務院敏銳地洞悉到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經濟發展所顯現出的新變化,把握機遇,迎難而上,及時作出了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戰略決策。1988年,作為我國首個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指導性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轟轟烈烈開啟了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偉大探索。1991年,鄧小平同志為火炬事業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
30多年間,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如今,遍布全國的169家國家高新區、21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1.4萬余家創業孵化載體、2萬余家各類技術交易機構、109個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推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忠實記錄著奮進者的步伐。30多年來,火炬旗幟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種子播撒向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引導各地建立了以國家高新區、產業集群、特色產業基地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化載體,建設了以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技術轉移機構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服務機構,推動制定了以高新技術企業及技術交易稅收減免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政策制度,培育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力提升的重要支撐,形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燎原之勢。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今天,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4位,是唯一進入前15位的發展中國家。中關村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武漢東湖的光電子信息、上海張江的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等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快速崛起。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區塊鏈、虛擬現實等“硬科技”飛躍式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無人機、5G等與世界先進水平齊肩并進,智能經濟、平臺經濟、分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經濟形態迸發出強勁的經濟活力。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全面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深入研判國內外發展形勢,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作出頂層部署,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走過百年路,再啟新征程。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必須抓緊抓好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說。
國家高新區,在新時代被國家賦予了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新使命。
“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看一個高新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實做好”。這是總書記對國家高新區的殷殷囑托。
面向未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又“高”又“新”的發展方向,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堅持創新鏈和產業鏈協同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努力把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源頭活水和創新動力。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自覺肩負起“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重任,不斷豐富和發展火炬事業的內涵,努力推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強國之夢,讓創新火炬薪火相傳、在新時代煥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