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紡織工廠,有現成的保安保潔、倉庫物管,也不用操心水電氣,甚至有人幫忙招人,企業只要專心經營……如今,這已在江蘇省沭陽縣成為現實。
2018年,史水良把公司從浙江遷到沭陽,在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成立了江蘇布拉芙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園區提供特有的幫辦服務是我選擇沭陽最主要的原因。”史水良說。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按照“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以龍頭帶動、平臺驅動、縣鄉聯動的運作模式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物管、統一服務、統一要素保障。園區在設計、設備、產品、物流、管理等方面充分體現智能化,打造“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完善的服務、創新的模式迅速吸引了數十家紡織服裝企業落戶。
沭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石敬峰告訴記者,沭陽堅持智能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三化”同步,引導現有企業走“智能+創新”和“專新特優”發展之路。同時,補齊產業鏈條中缺失的項目,打造全產業鏈,推動產業價值鏈從單純的生產制造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提高產業鏈整體利潤率。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在業內一炮而紅,成功的背后,離不開沭陽對主導產業的有序規劃。近年來,沭陽縣始終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圍繞2025年建成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目標,初步形成包覆紗、智能針織和特色家紡三大板塊,成功邁入全產業鏈時代,實現了企業從少到多、產業從弱到強、品牌從無到有、發展從自覺到自信。目前,沭陽擁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180多家,紡織產業開票銷售連續3年增長超30%。
沭陽縣委書記、縣長彭偉介紹,當前,桐昆集團沭陽項目開工建設,凱瑞博科技、常沭新材料、洲際紡織等一批上下游項目簽約,沭陽紡織產業呈現出跨越發展的喜人態勢。下一步,沭陽將堅持以補鏈延鏈強鏈為主攻方向,促進行業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