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化工公司申請專利73項,其中發明專利42項;獲授權專利27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新批復立項科研項目和技術標準共28項,經費預算超13億元;參與制定的多項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8月12日,在國家能源集團化工公司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國家能源集團化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閆國春通報了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化工公司立足于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公司發展的核心動力,堅持把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作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內容。
為此,化工公司發揮協同創新優勢,開展科技攻關,建立了以上海研究院為主要研究單位、生產企業為技術研發和應用單位、外部高校和科研院所為補充的科技創新研發體系;同時,加強管理,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激勵等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建設。
化工公司參與制定的《煤液化調和柴油》取得了煤制油領域成品油標準零的突破;煤直接液化技術入選國資委《成果推薦目錄》;參編的《煤化工工程設計防火標準》(GB51428-2021)發布實施,填補了大型現代煤制油煤化工工廠建設中安全、防火設計標準規范的空白;新批復立項科研項目和技術標準共28項,經費預算超13億元;可降解塑料產品研發和推介取得階段性進展,成功開發出系列生物可降解膜袋類、注塑類產品。
為構建公司“一體兩翼”差異化發展格局,化工公司目前在新燃料和新材料方面已經進行了布局:新型燃料方面,開展了煤基特種油品、一體化通用燃料等系列科研開發。新材料方面,進軍可降解塑料產業,與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新型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專有技術,已完成中試驗證,正在建設萬噸級工業示范裝置,成功制備系列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取得了歐盟工業堆肥認證、歐盟海洋降解認證證書。深入開展高端碳材料技術攻關,利用煤液化瀝青制備高品質針狀焦、超級活性炭、碳纖維等。這些科研項目的實施,將掀開化工公司發展的新篇章。
“我們還積極落實國家‘雙碳’目標的重大戰略決策,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踐行擔當使命,正確處理‘雙碳’目標與產業發展的關系,把握發展大勢,調整發展布局,完善‘十四五’時期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的規劃,決心在推動“雙碳”目標中發揮產業引領作用。”閆國春強調。
閆國春表示,“十四五”期間,企業將積極探索能源化工基地發展新思路。堅持基地化建設,通過煤炭分級分質利用實現煤炭資源價值利用最大化,提高整體綜合能源轉化效率。堅持價值引領,結合煤基產品特點,進行產品深加工,由大宗油化產品向下游高附加值材料延伸。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探索“綠氫、綠氧、綠電、儲氫、儲能、CCS/CCUS”與煤化工耦合新路徑。針對化工用能特點研究與新能源耦合方式,在新能源間斷供能與化工裝置連續運行的矛盾中構建多能互補的差異化低碳化工廠供能方案;加快二氧化碳驅油和大規模封存示范項目的推進,積極關注碳交易政策,探索現代煤化工低碳發展新路徑。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