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小巨人”企業發展,是因為這些企業體量雖然不大,但依靠創新卻能有大作為。創新是“專精特新”的靈魂,要讓“小巨人”迸發出持久的大能量,關鍵還在于創新。
近一段時間,“專精特新”成為一個熱詞,在多個重要場合被提及。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月27日舉行的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指出,“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強調“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創新。
“專精特新”,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中小企業。它們“小而尖”“小而專”,長期專注于某些細分領域,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上深耕細作,具有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有些企業因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一躍成為行業中的“小巨人”。
之所以重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尤其是“小巨人”企業發展,是因為這些企業體量雖然不大,但依靠創新卻能有大作為。這樣的例子有不少,比如湖南一家公司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幫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安徽一家公司成功攻克汽車尾氣排放治理難題,填補了國內此項技術空白;北京一家公司憑借一根鏈條打破國際壟斷,實現國產鏈條高端制造……這些企業或許規模不夠龐大、外表不夠鮮亮,但卻是實實在在的行業單項冠軍,憑借自主研發的拳頭產品,在國內國際競爭中獨領風騷。
也正因為此,近年來政府部門多措并舉、多方合力,以期激發“專精新特”的最大潛能。今年2月份,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通知,明確2021年至2025年,分3批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并通過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資本市場亦有助攻,培育“小巨人”效應突出。新三板通過設立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已成為孵化“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要平臺;科創板專攻“硬科技”,解決當前國家發展面臨的“卡脖子”難題;創業板聚焦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為其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融資渠道。
借力政策的好風,一批企業得以“上青云”。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加上此前已認定的兩批,全國共有4762家企業上榜,它們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產業領域,普遍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質量效益優,指向經濟發展的未來。
不過,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專精特新”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持續創新能力不足、協調創新能力不強、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以及融資難融資貴、營商環境待改善,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專精特新”就難以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最終可能一閃而過,歸為籍籍無名。
創新是“專精特新”的靈魂,要讓“小巨人”迸發出持久的大能量,關鍵還在于創新。
一方面,各地區各部門應因地制宜、革新先行,為“專精特新”量身打造稅收優惠、金融服務、人才引進等配套支持政策,尤其是在拓寬融資渠道上,可以實施差異化措施,優先支持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在主板市場、科創板、創業板等上市融資,使其多一份行穩致遠的從容,把精力更多用于研發創新。
另一方面,企業自身要以“專精特新”為目標方向,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對“卡脖子”難題不回避不放棄,牢牢掌握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穩步成長為掌握獨門絕技的“配套專家”或“單打冠軍”。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充滿活力的“小巨人”,多樣性、差異化的“專精特新”,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保障。可以預期,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企業自身的久久為功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企業成長為行業中的“小巨人”,甚至修煉為“巨人”,勇闖國際競爭中的“無人區”。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