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團隊能夠獲獎,得益于母校的智能制造專業群培養模式。”南京工業大學2021屆本科畢業生、已保研至浙江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曹欣羽說。日前,“藍卓杯”江蘇省大學生互聯網+工業智能App設計大賽在該校舉辦,曹欣羽所在團隊獲得二等獎。
智能制造作為系統工程,涉及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近年來,南京工業大學電氣工程與控制科學學院深入羅克韋爾、浙江中控、揚子石化等11家智能制造企業,開展實地調研,探索出了智能制造專業群培養新模式。
“自2015年3月起,學校將與智能制造產業緊密關聯的自動化和機械工程等7個傳統專業組建為智能制造專業群,‘集群式’開展專業建設。”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計算機學院教授趙志宏介紹,“我們突破了傳統專業界限,定制專業群、設置新的課程體系,使各專業與群內交叉專業的知識體系有效銜接,無縫對接智能制造各技術領域。”
教學方式不斷變革,實踐項目也同步發力。南京工業大學打造新的智能制造實踐平臺,通過創新創業項目把不同專業的學生會聚在一起,在實習、競賽、創新項目等實踐中鍛煉專業群學生的跨界融合能力。
此外,專業群還確立了以培養學生創新超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為重點的專業群課程思政目標,落實于各專業的課程教學和創新創業實踐訓練,提升學生服務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思想認識。
南京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2016級學生杜永亮是第一批接受智能制造專業群跨界融合能力培養模式的學生之一,他主修自動化專業,在“工程項目管理”的學習中體驗到需要更多的經濟管理類知識,又輔修了財務會計與審計作為第二專業,跨了自動化類、計算機類、管理類、工藝類等4類專業。
“南工大智能制造專業群培養模式的改革契合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需求,近幾年的畢業生在項目參與過程中對項目整體的把控和理解能力明顯提升。”浙江中控華東大區副總經理張磊評價。據介紹,揚子石化、杭州和利時等大量智能制造企業主動上門招聘,專場招聘會顯示畢業生和崗位比達1:7.15,第三方公司.調研顯示用人單位滿意度達100%。
“據人社部分析預測,到2025年,智能制造領域人才缺口預計將達到450萬人,具備交叉學科背景的工程師是急需人才。”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機械學院教授鞏建鳴說,“我們將不斷進行調整、融合、變革,培養出與社會需求接軌的復合型人才。”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