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明確指出“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這標志著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上升到國家層面。
“此次會議釋放出國家堅決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的鮮明信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未來我國在產業鏈供應鏈補短板方面將注重對廣大中小企業專業化、管理精細化、技術特色化和持久創新能力的培育,不斷增強中小企業抵御外部風險挑戰的能力,在國際產業鏈協作分工中把握主動。
專精特新是發展方向
中小企業是經濟的晴雨表。中小企業好,經濟才會好。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前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突破4萬家,其中4762家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九成以上的‘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四基’領域,具有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等特點。”劉向東說,這些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零部件或關鍵原料供應商在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田斌表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普遍在某一領域具備較強的科技含量、先進的設備工藝、科學的管理體系和突出的市場競爭力等特點,是創業創新和技術進步的重要來源、解決關鍵技術環節“卡脖子”的重要力量。“特別2020年疫情期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表現出很強的抗風險能力,率先復工復產。一些企業在市場訂單萎縮、物流受阻的大環境下,依托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實現逆勢增長。”
今年年初,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2021-2025年,分三批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已由集成創新和產成品創新轉向支撐其背后的中間品創新和原始創新,這就不能僅靠龍頭企業帶動,而是要依靠更廣大中小企業實現,因此創新的形態不再是龍頭企業的專利,而是要營造百舸爭流競相創新的新局面,讓創新基因根植于企業的骨子里,讓有競爭能力的新產品從面子到里子都能看到中國創造。”劉向東說,發展更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既是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也是對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持續改善民生具有促進作用。
“這項政策是為了加快把發展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發展主攻方向,使其成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重要體現。”田斌表示,通過充分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不斷提升其基礎和應用研究能力,使其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話語權和競爭力,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力支撐制造強國建設。
諸多發展障礙有待破除
在積極政策支持下,經過多年的培育,廣大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為提升我國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但多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還存在痛點與障礙,比如人才相對缺乏、融資難融資貴、產品推廣難等。
“我們公司針對油氣輸送管道領域耐溫耐腐環節開展研發攻關,自主研發的耐熱聚乙烯產品,目前穩居該細分領域第一名。”威海聯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妹向記者表示,“但這個領域人才資源和科研院所都特別少,產學研合作十分有限。同時,對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目前的稅費負擔還比較重。”
同樣,重慶摩爾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兵也表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需要補充高端人才隊伍,吸引更多有創新能力的研發人才,同時新技術、新項目開發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對于企業所提出的發展難題,業內專家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田斌說,相比于大型企業,大多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處于劣勢,在市場品牌影響力、技術創新能力、售后綜合服務水平等方面無法與大企業進行正面競爭。
劉向東表示,目前來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亟待解決的是創新問題。一些企業面臨的細分市場空間不大,難以通過市場高成長反哺創新。同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力量相對單薄,面臨研發人才缺乏和試驗條件簡陋等難題,不能有效組織難度較大的技術攻關。
此外,我國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面臨著諸多體制機制方面障礙。劉向東說,首先是市場競爭環境并不完善;其次是中小企業缺乏持續創新投入的資金支持;第三是廣大中小企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支付高層次人才更高的報酬。
多方合力促發展
在國際經貿摩擦和疫情沖擊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問題更加突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難度加大,短板就出在中小企業這里。如何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讓它們大起來、強起來,補齊這塊短板?
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首先需要優化創新政策。“應當強化政策支持,構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稅金融政策支撐體系。”田斌說,要進一步強化稅收、金融等普惠性政策支持,在相關專項資金中設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專項;進一步研究擴大實施技術研發準備金制度,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扶持范圍;進一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建立健全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商業銀行開展專精特新專項融資服務,提供低成本、中長期貸款。
劉向東說,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堅持抓大扶小,抓實一企一策,摸底篩選一批具有高成長裂變發展潛力的十億元以上企業,挖掘培育一批富有專精特新特色的“潛龍企業”,引導工業4.0發展模式逐步成型。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扶持措施,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在發行債券、上市融資等方面提供幫扶支持,鼓勵更多“隱形冠軍”企業上市發展。同時,要加強培育各行各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加快政產學研用發展,依托國家實驗室、高校、大型企業實驗室等創新資源,促進行業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共享,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尋求創新突破提供良好的創新生態。
此外,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公開透明的營商環境。劉向東表示,需要加快制度創新,堅定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讓廣大中小企業切實能通過自身努力脫穎而出,而不被大資本財團所裹挾,能安心專心專注于細分行業的發展,確實讓更多中小企業沉下心來打造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并且,選擇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能用行政手段搞評比,而是依靠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促使具有專精特新能力的中小企業脫穎而出,只有經過市場競爭錘煉的中小企業,才會真正成長為具有競爭力的“隱形冠軍”企業。
除了政策支持和營商環境改善外,中小企業自身應該如何發展?劉向東說,企業應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在自身行業里做實做深,發揮好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面向國內外市場,專注提供市場所需的高品質產成品或中間品,真正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加快成為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件”。
田斌表示,企業要把基礎和應用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此外,要增強品牌意識, 全面提升管理和運用商標、品牌的能力,實施品牌創新戰略, 爭創馳名品牌,加大品牌創新的投入,實現從無名品牌到知名品牌,再到高附加值品牌的升級。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