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創新是浙江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的最強動力。上半年,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8.2%;高端裝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7%、24.2%、21.4%和22.7%;服務業增加值拉動生產總值增長6.6個百分點。
浙江經濟發展穩中加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得益于數字化改革的持續賦能。
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近年來,浙江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指標全國領先。今年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開局之年,浙江省委作出數字化改革的決策部署,著力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
浙江提出構建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加快建設“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構建數字經濟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突破口,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重塑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關系,統籌推動數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
“一年出成果、兩年大變樣、五年新飛躍”,這是浙江數字化改革的總時間表。新開局,目標已定,成效初顯。
今年上半年,經初步核算,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96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1.5%,比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
數字化改革使創新熱情日益高漲,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甬江實驗室、甌江實驗室相繼揭牌成立,加上此前之江、良渚、西湖、湖畔4家省級實驗室,6家省級實驗室實現三大科創高地全覆蓋。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為主平臺,全力建設創新策源地,僅2020年就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44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032家。
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數字化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為數字社會建設提供制度支撐和要素保障。浙江是平臺經濟大省,企業數量、經濟規模、創新能力均走在國內前列。為加強平臺經濟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數字化監管系統“浙江公平在線”今年2月份上線,目前已調解網絡消費糾紛8.2萬件,處置率達100%。3月份,浙江又在全國率先上線“浙食鏈”,打造“從田間到餐桌”食品安全監管閉環。4月份,“浙江知識產權在線”上線,通過數據共享,開辟知識產權評估、交易、融資線上專區,實現線上申請、在線反饋。
數字化改革帶來營商環境改善,為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空間。近期,浙江減負降本數字化應用平臺上線,向264.9萬家企業開放,經營者可以登錄“浙里辦”企業碼減負降本專區,查看可享受的減負降本政策和相應金額,在手機端就能隨時查看企業“減什么”“減多少”“怎么減”。今年上半年,浙江共為企業減負約1298億元,已經在“浙里辦”企業碼上線的政策匯總減負金額超1076億元,惠及企業約1887萬家次。預計到今年底,平臺將上線40條左右減負政策,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負2500億元。
多領域全方位轉型
數字化改革撬動經濟社會全方位數字化轉型。在德清縣,當地把58個部門282類基礎數據全部歸集到“數字鄉村一張圖”上,連接137個行政村的視頻監控、污水監測、智能井蓋、智能燈桿等感知設備,形成三維實景圖,實現全域“智治”。在地質災害多發的浙西山區臨安,一張防控自然災害風險的“智治網”越織越密,水利、氣象、國土、應急等部門數據匯聚在一個平臺上,通過多部門海量數據相互交叉印證,精準識別研判災害風險,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
按照浙江數字化改革“路線圖”,到今年底,全省數字社會系統架構基本成型,率先形成3個跨部門多業務協同應用,初步建立數字社會系統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到2022年底,全面提升12個社會事業領域數字化改革水平,各設區市城市大腦支撐數字社會服務模式基本完善,形成6個以上跨部門多業務系統應用。
今年,浙江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出臺實施。浙江數字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成為浙江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推動浙江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大增長點。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