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生產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1,342套,同比增長42.3%;1~7月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05,094套,同比增長64.6%。
對于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來說,疫情無疑是個轉折點。此前,從2018年開始,由于國內汽車制造與3C電子行業發展受限,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陷入低迷期,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甚至出現負增長。直到2020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才逐步回暖。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37,068臺,同比增長19.1%,其中,2020年12月,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9,706臺,同比增長32.4%。短短半年間,這一數據又從32.4%躍至64.6%,工業機器人市場再次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探究其中原因,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工業機器人行業出現應用場景拓寬、替代人工加速等趨勢,從而導致工業機器人需求的爆發。過去,工業機器人市場主要依賴汽車制造、3C電子等行業應用。疫情的到來,讓更多行業的制造企業意識到生產過程數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意義,加之人口紅利消退、人力成本增加、用工困難等問題,我國各行業都加快了“機器換人”的速度。據統計,2020年機器人的需求增量主要來自于3C、新能源、金屬機械等領域,以上三大領域貢獻的需求增量超過60%。另一方面,工業機器人廠商也在探索工業機器人在特定行業與場景的應用,并推出專用工業機器人。當前,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制造業應用場景日益廣泛,覆蓋了焊接、噴涂、裝配、搬運、堆垛、打磨、涂膠、分揀、包裝、檢測、上下料等幾十種工藝,在離散制造業、流程行業和倉儲物流等行業都有諸多應用。
2020年,協作機器人和移動機器人成為市場的熱點。傳統工業機器人生產線多為重復、枯燥、機械式操作,隨著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個性化定制的柔性生產線成為智能制造的標配。協作機器人已成為柔性產線的核心單元,小場景、小閉環、批量復制、集群智能等助力打造與人共融的柔性產線或系統。此外,在人工智能賦能下,目前協作機器人已經進入醫療、教育、商業服務等多個領域,成為人類的合作伙伴,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與價值;隨著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移動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呈現井噴式發展。相比大家熟知的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導引運輸車),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憑借更加智能化的特點,日益受到市場的關注。AMR能夠通過智能導航系統規劃最優路徑、簡單的軟件調整來變更任務、豐富的傳感器感知異物,在任何規模設施的生產場景中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與靈活性,這讓AMR的適用場景更加廣泛,如運行區域大、作業點位多、業務多變、機器數量多、環境動態復雜的嚴苛場景,市場前景廣闊。
工業機器人是制造業的命脈,于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有著重要意義。自2013年開始,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國產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及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快速崛起,而國際機器人巨頭也紛紛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建立制造工廠、應用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速度之快為全球矚目,但不可忽視的是,雖然在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驅動下,國產工業機器人憑借性價比、渠道等優勢,已經占據了國內很多細分領域的大部分市場,但在許多核心部件領域,自主化仍有一段路要走。未來,隨著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國產替代需求不斷增長,期待本土企業抓住這一契機乘風而上,持續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1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