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準并報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授予顧誦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務院批準,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1項,其中:一等獎3項(通用項目1項,專用項目2項),二等獎58項(通用項目43項,專用項目1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57項,其中:特等獎2項(專用項目2項),一等獎18項(通用項目10項,專用項目7項,創新團隊1項),二等獎137項(通用項目110項,專用項目27項);授予8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具有持續激勵基礎研究、強調成果應用積淀、強化國際科技合作三大特點。
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出一批原創性成果,有的聚焦基礎研究,如數學在現代數論的前沿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具有界面效應的復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也有的瞄準應用基礎研究或民生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如“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國消除麻風危害的進程。2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全部由化學領域研究成果摘得: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包信和團隊原創性地提出了“納米限域催化”新概念并成功實踐,為催化過程和催化劑設計走向“精準”建立了理論基礎,引領和推動了催化學科的發展;復旦大學趙東元團隊的研究成果“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制和應用”,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有機-有機自組裝軟模板合成介孔材料思想,首次將功能介孔材料從無機骨架擴展到有機高分子材料,引領了國際介孔材料領域的發展。
國家科學技術獎堅持要求提名成果應用需滿3年以上。一項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勤奮。2020年度獲獎項目平均研究時間是11.9年,其中研究時間10-15年的項目數量最多,占比38.9%。自然科學獎項目“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是項目組立足祖國邊疆,經過15年的不懈努力、潛心研究取得的成果。鐘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創新團隊從1979年建立以來,深入研究“呼吸疾病發生發展的流行病學特征、分子機制以及早期干預”這一科學問題,對我國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診療做出了重要貢獻,并推動了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建設與發展。
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開放合作的步伐更加堅實。三大獎項全部向外籍專家開放,最終由外籍專家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有5個,其中參與研究時間超過10年的有2人。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共受理來自22個國家的54位候選人和1個國際組織,再創歷史新高。最終來自7個國家的8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國際熱帶農業中心)獲獎。中外科學家攜手在基礎研究、全球性問題等多個領域開展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增加了人類社會的公共知識和集體智慧,為助力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類共同福祉做出積極貢獻,生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與此同時,2020年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工作在延續有關做法基礎上,采取了嚴控獎勵數量、向外籍人士開放、調整評審方式等一些新舉措。
在嚴格控制獎勵數量上,提名制實施以前,三大獎項授獎率保持在30%左右。隨著受理數量的增加,獎勵數量的控制,2020年三大獎項通過項目進一步減少,授獎率下降至14.9%,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較2019年減少20%。
三大獎項向外籍人士開放。為貫徹實施《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關于三大獎項調整獎勵對象由“公民”改為“個人”的要求,獎勵長期在華工作的外籍人士,2019年首次在自然科學獎中試點向外籍專家開放。2020年,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向外國人全部開放。
克服疫情影響,調整評審方式。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決策部署,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疫情傳播,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紙質版提名材料延期接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初評克服疫情影響,應急調整為網絡會議評審,如期完成評審工作。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