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科技成果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保護和激勵創新,推動科技成果造福全人類。
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1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賀時指出:“當今世界,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人類生產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強調“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營造一流創新生態、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應對時代挑戰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意義重大
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成果,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并加速向各領域廣泛滲透,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有利于應對全球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嚴峻挑戰,世界各國更加需要加強科技開放合作,通過科技創新共同探索解決重要全球性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共同應對時代挑戰,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攜手前行、共克時艱。今天,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獨立的創新中心或獨享創新成果,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對于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構建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才能更好實現自身發展,同時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推動全球范圍平衡發展。
有利于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前,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碩果累累、成效顯著。同時,我國堅持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主動發起全球性創新議題,全面提高科技創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對世界科技創新貢獻率大幅提高,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面向未來,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不斷貢獻中國智慧,有助于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有利于促進發展中國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幸福安康。”當前,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人類社會面臨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同時也面臨抗擊疫情、發展經濟、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尤其需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是順應國際科技合作大趨勢的必然選擇,有利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在開放合作中提升創新能力、塑造發展優勢、培育增長新動力。
準確把握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進人類福祉”。這為我們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交流、推進國際科技創新協作指明了方向。
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領域加強開放合作,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開放合作中為全人類尋求科學突破,也是我國一以貫之的追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面向未來,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有利于實現我國與其他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優勢互補,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有助于我國主動謀劃和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我國科技領域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
使科技成果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這要求我們在全球科技創新協作中堅持“四個面向”,把基礎前沿、關鍵共性、社會公益和戰略高技術研究作為重大基礎工程來抓,實施好國家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加快在國際科學前沿領域搶占制高點。同時,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快解決制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關鍵問題,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速度,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保護和激勵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一次全方位變革,關乎公平和效率、資本和勞動、技術和就業。無論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建立相關的政策制度體系,都是為了保護和激勵創新,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充分激發創新潛能和市場活力。在全球科技創新協作中,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則,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推動完善知識產權及相關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國際規則和標準,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推動科技成果造福全人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成果應該造福全人類,而不應該成為限制、遏制其他國家發展的手段。”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也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面向未來,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促進互惠共享。同時也應看到,科技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我們需要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塑造科技向善的價值理念,讓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積極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專門設置章節對此進行部署,提出“積極促進科技開放合作”。這為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明確了著力點。
發揮科學基金獨特作用。科學基金在創新資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充分發揮科學基金的獨特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更好服務國家需求,為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有力支撐。要落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瞄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主動設計和牽頭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與大科學工程,發揮科學基金獨特作用。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進一步構建開放創新的合作生態,吸引高素質、高技能的創新人才從事科學研究。
務實推進國際合作項目。在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氣候變化等重要全球性問題面前,世界各國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要推進更加包容、緊密的國際科技合作,共同應對風險與挑戰。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務實推進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展開藥物、疫苗、檢測等領域的研究。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問題,加強同各國科研人員聯合研發,在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打造開放平臺。開放平臺建設是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探索制度型開放試點經驗,探索創新監管方式,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支持在我國境內設立國際科技組織、外籍科學家在我國科技學術組織任職,把更多國外賢才“請進來”。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國內創新主體通過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方式“走出去”,在全球科技變革潮流中搏擊風浪。積極“筑巢”“搭臺”,推動建設國際創新資源開放合作平臺、面向全球的技術轉移服務中介等,利用科技打造文明交流互鑒之橋。
北京是我國科技基礎最為雄厚、創新資源最為集聚、創新主體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擁有90多所大學、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強國建設中,北京發揮著高端引領、關鍵支撐、示范帶動的重要作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科技部、北京市會同多個部門共同研究編制《“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這有助于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努力為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