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正確健身的“硅基大屏數字人”“一網通辦”的智慧政務服務平臺、一秒定制的企業“政策套餐”……近日,記者跟隨2021中國(南京)云上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采訪團,在南京軟件企業集聚的雨花臺區、江北新區走訪,發現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正在賦能千行百業,不僅助推城市創新發展,還成為新業態、新賽道的領跑者。
近年來,南京著力打通政策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推動校地融合、產業鏈培育、金融賦能、人才集聚,構建軟件產業協同創新集群生態。2020年,南京市軟件業務收入約6000億元,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四。預計到2025年,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規模將超1萬億元。
賦能數字經濟
為全球輸出1億“硅基勞動力”
你聽過“數字人”嗎?位于中國(南京)軟件谷的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里,就有很多“數字人”。
用戶站在一塊智能顯示屏前,可以與大屏中的虛擬健身教練一起完成深蹲、開合跳、肘膝碰等多種健身動作,屏幕內的健身教練表情動作自然流暢,嘴唇和聲音完美契合,它能通過大屏設備感知到你的健身動作,判斷是否標準,并實時進行語音鼓勵和調整健身強度,個性化地幫助你達成健身目標。
該公司政府關系中心總經理陳俐伶介紹說,截至目前,硅基智能已創造了100多萬“數字勞動力”,其自主研發的硅基數字人已在40多個行業4萬多家企業事業機構投入使用。接下來硅基“健身教練”“心理咨詢師”等硅基數字人也將應用到更多的生活場景之中,到2025年預計將為全球輸出1億硅基勞動力。
“硅基數字人的出現不是讓人失業,而是將人從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人最大的能力就是創新。既然已經到了一個創新的時代,那么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完全就可以交給機器人來做。”陳俐伶說。
賦能智慧城市
“一網通辦”升級公共服務能力
讓數據“多跑路”,百姓辦事更便捷。這樣的“智慧城市”正在你我身邊悄然建設著。
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這其中包含了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一系列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城市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
“比如現在老百姓覺得去辦理各種個人事項越來越方便,這就得益于智慧政務的發展。”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智能業務經營中心副總裁任勇介紹道,通過應用其團隊的智慧政務服務系統,就能將住建局、人社保等各政務部門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政務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貫通,提升內部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辦公效能。以往要跑多個辦事大廳才能辦完的事情,通過這個系統,辦事人只需要在一個窗口就能辦完所有事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務辦事效率,節省了老百姓的辦事時間。
“伴隨著數字化能力的不斷提升,各類數字化應用將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個人和企業都能享受到高效的服務,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據任勇介紹,浩鯨科技的“一網通辦”產品已經在國內有著廣泛落地,大大提升了公共服務能力。
賦能企業發展
惠企政策“一秒匹配”
登錄平臺,點擊“政策匹配”,系統一秒鐘即可自動匹配企業數據,獲得一組量身定制的“政策套餐”,告訴你所在企業到底能申報什么項目以及可享受哪些政府補貼的“真金白銀”……
“每年各級政府都會發布大量產業扶持和惠企政策,但有時政府與企業在政策服務上缺少信息互通的橋梁。”江蘇鴻程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研究院技術副總朱光輝介紹道,優化營商環境,需要惠企政策落地有聲,他們成功研發出了一套智能化政策匹配與精準推薦服務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政策發布、搜索、篩選、匹配、測評與申報、兌現在內的一站式、全流程政策服務。從傳統“人找政策”的被動低效服務模式轉變成了智能化“政策找人”的主動高效服務模式。
目前,智能化政策匹配與精準推薦服務平臺已在江北新區自主創新服務中心部署并上線服務。朱光輝表示,這為新區科技政策服務部門和新區企業,提供了高效智能化的政策匹配推薦服務,在企業和政府之間構建了一個信息的“橋梁”。
據了解,今年1—10月,江蘇全省提前2個月實現軟件業務收入突破萬億元,全行業從業人員增至150萬人。其中,南京市完成軟件業務收入超過5480億元,同比增長16.6%,產業規模繼續位列全省第一。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