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聯合發布通知,對“十三五”期間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經驗進行通報表揚,其中湖北省黃石市被多次“點贊”。
位于長江中游南岸的黃石,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3000多年的冶煉史讓典型的老工業基地因礦而生、因礦而榮,也面臨資源枯竭之痛。“從鋼鐵水泥到‘光芯屏端網’,從礦冶經濟到數字經濟,從依賴資源到依托工業互聯網,黃石堅持創新發展,突出綠色轉型,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黃石市委書記郄英才表示,全市將以建設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為引領,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無中生有”立新業
前不久,記者在上達電子(黃石)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看到,公司員工正在對柔性電路板進行生產組裝。“我們使用的手機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輕,功能越來越多,離不開柔性電路板。”該公司副總經理陳春發說。
未來,上達電子將實施產業研發及制造轉移,黃石工廠將成為上達集團柔性電路板系列產品的制造中心,承接上達集團至少80%該類型產品的制造。
作為“電子產品之母”,PCB(印刷電路板)是所有電子元件的載體。PCB的核心材料是銅。10年前,為拉長黃石銅加工產業鏈,黃石謀劃從PCB產業入手,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2011年,隨著滬士電子PCB項目的落戶,黃石按下了PCB產業集聚的快進鍵,上達電子、定穎電子、星河電路等一批國際、國內電子信息頭部企業相繼落子黃石,黃石一躍成為全國第三大PCB生產基地。
“全球每銷售3部智能手機,就有1部用到黃石生產的PCB板。”黃石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鐵山區委書記郭波向記者講述了該市電子信息產業“無中生有”、從點到鏈到群的故事。
選準了賽道,黃石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搶占國內外市場。6微米的超細玻璃紗,比頭發絲還細。把它織成布,用在覆銅板中間,是優良的增強絕緣材料。黃石宏和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月出貨200噸超細玻璃紗。
在PCB行業,銅箔與玻纖布是上游產品,誰能生產出更薄的銅箔與玻纖布,誰就能在業內擁有更多話語權。“過去,我們只能依賴進口,成本高、交貨期長。”黃石宏和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甫告訴記者,5年前,宏和電子在上海成立實驗工廠,研發試產超細玻璃紗,去年在黃石實現穩產量產。與進口相比,黃石工廠的玻璃紗成本降低50%,如今公司已經開始承接國外訂單。
目前,黃石PCB產業已基本形成以銅箔—覆銅板—玻纖砂、玻纖布—PCB—顯示板—智能終端為路徑的全產業鏈生態。郭波告訴記者,未來5年,將依托電子信息頭部企業,向上游研發設計及材料、下游終端顯示延伸,做強板、屏、網產業,打造5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創新“鏈”出新動能
在勁牌持正堂,因創新啟用全新的清洗循環水系統,企業每年節省清洗費約18萬元,并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
在東貝制冷,因改進傳統冰淇淋機的固定攪拌器,研發出浮動攪拌器,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凍缸問題,由此一筆筆新訂單奔來。
在“光芯屏端網”,上達電子、天璣智谷開展標識解析試點應用;定穎電子PCB智能工廠入選省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星光電子產品進入城市地鐵數據識別與衛星系統,成功進入華為基站無線通信產品中,躋身國家重要交通通信領域。
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黃石精選出PCB、銅精深加工、高端裝備等12條有一定基礎的優勢產業、新興產業鏈推行“鏈長制”,并由市主要領導擔任“鏈長”,統籌產業鏈發展思路、目標和具體措施,推動高新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加速構建完整產業鏈條,為產業發展賦能增效。當前,黃石的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千億營收、萬人用工、5年20倍”的爆發式增長。
為進一步燃旺創新之火,黃石圍繞十大主導產業,推出“十大研究院”計劃,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技術咨詢、成果轉化等服務。目前,全市實現了主導產業研究院全覆蓋,規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占比76.4%,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的生力軍。
“技改就是招商”,黃石不斷推動傳統產業二次創業。立足黃石老工業城市的傳統優勢,深入實施“百企技改”工程,完成工業技改投資超過900億元,傳統產業通過技改脫胎換骨、躋身國際一流。大冶特鋼通過技改升級,噸鋼利潤率居全國第二位,產品多次助力神舟飛船、國產大飛機C919和北斗升空。截至目前,全市50個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84個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個產品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
從低端到高端,從制造到智造,依托科技進步與創新,該市產業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持續提升。
融入科創大走廊
切割、裂片、功能測試、水洗……在黃石開發區·鐵山區,聯新5G觸控顯示項目車間流水線上一派繁忙景象,身著無塵服的工人正將一塊塊大張的LCD液晶顯示玻璃切割成符合客戶尺寸要求的單片狀態。
湖北聯新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夏聯宇說,經過系列嚴格的工藝流程,每天平均2萬片觸摸屏、蓋板及顯示模組從這里順次下線,大部分產品將流向湖北聯新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合作的中高端客戶手中。
地處武漢光谷科創大走廊重要節點的黃石,聯新顯示是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的重要鏈點企業,可作為武漢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全球三大面板“巨頭”的下游,承接其顯示模組、顯示屏等產業業務,也可為武漢華為、聯想、小米等全球知名智能終端企業和黃石開發區天璣智谷等企業提供上游產品。
一個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石的上中下游產業協同、優勢互補的全鏈條產業格局已全面鋪開。
產業鏈越聯越緊的背后,是黃石加速快跑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加快建設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示范區的信心和決心。
黃石市代市長吳之凌告訴記者,2018年,光谷科創大走廊上升為省級戰略,光谷科創大走廊聚集了高校院所、高端人才、高端產業、高端平臺等優勢。黃石及時落子,利用武漢科創資源優勢乘勢而上,實現了“研發在武漢、生產在黃石,孵化在武漢、加速在黃石,引才在武漢、用才在黃石”的創新格局。
去年10月,黃石(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在武漢揭牌,這也是湖北首個在武漢建立的離岸科創中心。今年6月,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正式開園。截至目前,黃石有156家企業與武漢37家高校院所建有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攻關解決技術難題300多項,武漢高校院所100多項科技成果在黃石轉化應用。
此外,還有總投資223.04億元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黃石功能區,總投資100億元的黃石科技城,年底即將校飛的鄂州花湖機場……黃石正借助自身臨江、臨空、臨港、臨光谷的先天優勢,加快光谷東黃石科創島、環大冶湖科學城、環磁湖應用科技創新中心等布局建設,開足馬力推動區域協同創新實現新突破。
來源:《經濟日報》